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36727
大小:115.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08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都市的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都市圈的概念1959年,日本经济学家高野在研究大城市郊区化和卫星城镇问题时,从商业角度提出了“大城市圈”的概念。随后,一些国家和地区也从不同角度对城市群体现象进行了定义和划分。但无论怎么定义,其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经济发展载体系统的区域整体观和系统观。日本关于都市圈的研究在60至80年代多集中在对都市圈内单一要素(如产业和人口)的分布演变和成因分析上。80年代以后。这一阶段的研究逐渐转向对都市圈空间结构变化的综合总结。如京板神都市圈内部三大城市的人口和零售业分布和由此决定的城市中心性空间变化,得出在城市核心地区中心性降低的同时,都市圈走向均衡发展
2、。简言之,大都市圈(MetropolisSphere)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的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城镇群体为中心城市的强辐射空间,所形成的高度城市化的经济地域。因此,大都市圈一般应具备以下6个基本条件:(1)大都市圈内必须至少有一个经济较为发达并具有强辐射能力的中心城市;(2)中心城市必须有一定的辐射腹地空间;(3)大都市圈内应具备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束;(4)大都市圈内中心城市与基地城镇之间应有密切的经济联系;(5)大都市圈不是行政区的简单迭加,而是经济区、社会区、生态区的综合集成;(6)大都市圈内应有
3、较高的城市大都市带的概念(国外,国内)“megalopolis”一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规划了一个机关报的城邦,他们希望其发展成为希腊最大的城市,故将其命名为“Megalopolis”。赋予megalopolis以现代含义的是美国城市地理学家戈特曼(Gottmann)1957年发表的著名论文《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以及随后的一系列著作。他使得“megalopolis”一词用来表示城市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特定现象的专有名词—大都市带。Gottmann关于都市带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1、都市带的特征:①从空间形态上看
4、它是在核心地区构成要素的高度密集性和整修地区多核心的星云状结构。②从空间组织上看,它是其基本组成单元内部组成的多样性和宏观上的马赛克结构。2、大都市带的功能:枢纽功能;孵化器功能3、大都市带概念及指标:大都市带就是在具备特定条件的地区出现的沿着特定轴线发展的巨大的多核心城市各级组织豪强由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密切交互作用、空间形态相连的多个异质子系统(都市区)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人口、交通、信息、资金、物资和文化活动等多种“流”的高强度交互作用使这一巨大系统在自然景观和社会活动功能的许多方面都与周围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定量:人口规模2500万和人口密
5、度250/平方公里为下限。其它欧美学者对大都市带的观点1、关于大都带现象的价值判断①C.A.Doxiadis,J.G.Papaioannou,.---P.H.Nash和E.F.Murphy认为:大都市带以一种全新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代表着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②LewisMumford认为:大都市带并非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形态,而是一种(UrbanoidMishmash),从而对其合理性程度提出怀疑。1、概念之争C.A.Doxiadis:大都市带并非仅仅是一个都市区过度膨胀形态,除了大规模突变外,同都市区相比,它是一种全新
6、的地域空间组织形态。大都市带概念的建立不仅是有意义的,也是必要的。科莫斯:更倾向于不把它理解为一个具有内部整合生的系统,而只是看作是由多个大城市地区聚集成的一个联合体(Agglomeration)甚至其中的每一个部分也可以称为大都市带。H.Blumenfeld,M.Yeates:大都市带与都市区的概念除了量的区别外,并无本质差别。建议用大都市地区(MetropolitanRegion)来取代大都市带概念。2、指标之争Gottmann:2500万人为下限J.G.Papaioannou:3500万人至2.5亿人之间,用准大都市带(Premegalopo
7、lis)来表示人口规模在1000万到3500万人之间的城市密集地区。日本学者关于大都市带的研究1967年,地理学家石水照雄和木内信藏首先翻译介绍了Gottmann的著作。在日本,大都市带的研究是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曾主持1960年东京规划的日本学者丹下健三在1965年出版了《日本群岛的未来》一书总结了战后日本城市发展的过程,对日本全国特别是东京湾的城市发展前景作了预测。认为大都市带化(Megalopolitanization)正成为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世界大都市带则是人类社会未来的蓝图。山鹿诚次《东京大城市圈之研究》、服部圭二郎《大城市
8、地域论》也涉及到对东海道大都市带的研究。70年代以后日本城市发展逐渐进入郊区化阶段,以筑波科学城建设为代表的分散化倾向日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