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32670
大小:59.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增进触发功夫融入走转改——试议记者应具有的触发功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增进触发功夫融入走转改__试议记者应具有的触发功夫李涛(齐齐哈尔报业集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什么是触发?触发功夫内涵,触发功夫修炼,增进触发功夫的途径。【关键词】触发独立触发新鲜触发增进触发的途径。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2)04-043-02现在,"走转改"活动如火如荼地在各地展开,已经成为带有标志性的大事情。事实上,”走转改"己不全部属于新闻传播的范畴,它己进入整个社会管理的大视野。凡是”走转改"做得好和做到了的地区,党和政
2、府的执政基础就巩固,执政资源就牢靠;反之,则不然,甚至可能要出大问题。这个正向和逆向的经验教训更加表明:我们一定要把"走转改"常态化、讼期化和机制化。要使"走转改"常态化、长期化和机制化,就必须进一步加深对"走转改"活动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而为了适应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其中其备高超的触发功夫是新闻记者的努力追求的重要素质之一。笔者认为,在当前”走转改"的新形势下,每位记者都要增进触发功夫,用自己独特的触发能力和技能技巧,使自己融入伟大的"走转改"洪流之
3、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大教育家夏丐尊与叶圣陶曾合写过一木书,名字叫《文心》,书中曾说道:”读书贵有新意,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有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意思是说,读书时发现书中的某一句话,觉得与平时所读的书中某处有联系,是一种触发;书中某一段话,某一种事,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有联系,获得一种印证,是一种触发;书中的某情节、某事件,觉得将来可以作为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也是一种触发,这是对读书说的。对从事记者工作的新闻媒体人来说,目前自己经历的事物,发现了别的
4、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自己写作的好材料,是有新意的材料,是有创造性的材料。夏叶二老十分精辟的阐述了什么是触发,我们也理解到了触发对记者写文章具有何等的作用,可见,触发功夫对记者来说就是业务素质的重要体现。几年来,鹤城晚报开辟了一个《风言锋语》专栏,此栏S中常刊登一些有见地、有力度、有分量的评论性文章,颇受读者青睐。文章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令人叫绝。例如:关于某博物馆写的一封感谢信,出现一个用词不当的小问题,本应说一下道歉就可以的问题,却遮遮掩掩,出现不快,捍字写成撼字,一字之差
5、,谬之千里的事物中,作者触发灵感,有感而发,加以议论,很是得体,正是触发功夫的有力体现。我们知道,读书要有新得,写作要有新味。读书不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只知皮毛,不知其味。读书没有新得等于白读。”只把文字当文字读,从文字上学文字”,到头来一无所获。要冇新得,全在触发的功夫。我们作为记者就要具备这种触发功夫。怎样才能具备触发功夫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夯实基础。基础就是读书学习,既学习文化知识、业务知识、还要学习党和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为自己确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奠定基础。二是学会观察。这
6、就要求每一位记者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实情,在观察中触发灵感,写出脍炙人口的好文章、好新闻、好评论来。三是学会积累。积累是触发功夫的重要资源,必须做到日积月累,熟能生巧,触类旁通。为此,笔者认为要形成厚重的触发功夫,就要做到三多、三要,即多读书、多观察、多联想;要细心、要研究、要独立。这就是说,”触发要是自己的新鲜的才好"。要争取独立触发创新,要奋自己的发现和创造,不要总是等现成的。"如果袭用,就等于一味说人家说过的话,自己不说说明了。”吃人家嚼过的馍没有味道,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做也
7、无所谓触发,只是袭用别人的东西。鲁迅先生曾过一段话,可以拿来作为借鉴,他说:第一个用花比喻女人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就是庸才,第三个便是蠢才了。所以袭用是不新鲜的,缺乏个性特点,也没有味道。最后我的想法是,要使自己冇触发的能力,就要培养自己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广泛阅读生活这部无字的书,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丰富积累,这样才有两项与想象的基础,才能有触发的源泉。如果不是这样,满腹空空,谈何联想和想象?又怎样能触发呢?即使生活、身边的事件触动了你,你也”发"
8、不起来。触发功夫离我们很近,又很远,这就要求我们把触发技能技巧当成自身素质的重要方面来提升,让自己的触发功夫彰显自己的记者风采和水平。第一,记者要提升和修炼自己的触发能力,必须走基层。走基层:就是走到最基层去,这是提升触发能力的关键环节。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的这个n最基层",也是考验我们新闻工作者思想水平、为民排忧解难能力、与民关系融洽程度的标尺。只有走进这个"基层”,才能了解百姓所需,才能明白百姓所求,才能知道百姓冷暖爱憎,才能懂得百姓苦乐哀愁,”只冇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