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

ID:28221946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_第1页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_第2页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_第3页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_第4页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江苏泗洪县第三中学周金平自参加国际各科奥林匹克竞赛以来,我国选手夺金获银的报道屡见报端。1996年各种新闻媒体频频传来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一一在挪威举行的第2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在56个国家的260名选手中以总分第一获金牌。一一在印度举行的第37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中国6名参赛选手,荣获3块金牌、2块银牌、1块铜牌。一一在匈牙利举行的第8届国际中学生信息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奥林匹克竞赛中,参赛的3名中国学生全部夺得金牌,并获总分第一名。这些事实无不显示了中国少年的聪明和智慧。在自豪和欣喜之

2、余,另一项统计结果让人不由生出许多悲凉和疑虑.•从诺贝尔奖的设立到当今近百年的历史中,共进行了96次评选。然而在这96次1000余人的获奖名单中,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泱泱大国,中国籍公民没有一人获奖。与此鲜明对比的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等6位美籍华人却在别国的土地上获此殊荣。为什么中国人至今与雄冠世界科技界的诺W尔科学奖无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深思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学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是存在问题的。因此,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必然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

3、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础课一一数学,如何落实创新教育,实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只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对传统数学课堂创新精祌培养缺失的反思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体制、模式等的制约,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断泯火学生创造性的教育。我们的数学课堂无疑逐步成为一种“模具”,不论你有多少棱、角,都将一天天被磨去,成为一种统一的模型,按照统一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1.应试教育思想支配下的

4、课堂阻滞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升学率始终是导向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为了考试,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命题、统一的答案,学生的学过程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只是通过学习获得原来己经确立起来的观念、方法和原则,以应付已知的、重复的情景。许多数学老师一直沿用着“从一般到特殊“的教学思路,往往是先讲定理、定律,再依照定理讲解实例,最后是针对性练习,巩固位用所学知识,课后往往还要补充大量的练4。为了考试能够答出来,教师们不辞劳苦把众多的题型进行归类强化。不管你是懂或不懂,先记住再说,根本谈不上去深入理解、灵活应用。其结果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2.数学

5、课堂中的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无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尊师重道本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这一传统的负面效应在课堂上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师道尊严”、“教师权威”这些观念在不少教师的潜意识里认为:教师的权威不容侵犯。即使错了,学生也不能在公开场合下当面反对,否则,将被视为违纪,要受罚。课堂上,教师是学内容的执行者,是课堂的主宰。没奋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提出疑异,他们的任务就是听教师讲课,记住教师所说的内容,必要的吋候还原出来。笔者曾听了不少的示范课、研究课,不禁惊叹授课老师组织教学的功夫(所谓组织教学,一是把课堂纪律组织好,让学生进入听课的状态

6、;二是把学生的思维组织到老师的思维之下,使学生顺利地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当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之后,教师要进入讲授阶段,怎么办呢?只见老师一拍掌,说:“一、二、三。”于是,全班同学不管原来在干什么,都条件反射般齐声冋应:“看黑板。”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学生们都面向黑板端端正正地坐着,静待老师的结果。不说学生讨论的结果怎样,单说他们在讨论过程中得吋刻留心老师的“一、二、三”,就很难产生有创意的结果。二、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0的的、奋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

7、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一般来说,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它们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其中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1.数学课堂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的意识是根据客观的需要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于现状、执意于创造创新的要求的动力。这种动力是指心理上的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推动力。它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除了课堂上老师有意识的培养外,更重要的还要调动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现在不少家长和老师经常抱怨,说现在的孩

8、子“真不听话”、“越来越难教”。其实这不听话与难教也正是孩子们认识自我的自然流露。他们己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独立创新能力。而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每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