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17024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八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八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学案26、《小石潭记》学案教师寄语: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并熟练翻译课文。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自主预习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情况。1、请为下列字注音摇缀(ydozhui)隶(li)篁竹(huangzhu)清冽(qinglie)为抵(weichi)为屿(w6iyQ)为堪(wdikdn)如鸣佩()环()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参()差()披拂往来翕()忽斗()折蛇行悄(
2、)怆()幽邃犬牙差()互寂寥()无人2、作家作品简介。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3、背景介绍。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
3、,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揣栗。”《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悄怆幽邃,凄神寒骨”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始得西山宴游记》与《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
4、记》并称为《永州八记》三、合作交流(一)1、全班齐读第一段。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3、质疑问难。(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
5、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彩屏显示。)发现小潭篁竹一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隔闻__伐__取__见(动词准确)移步换景的写法(二)探宄质疑1、全班齐读第二、三段。2、结合注释翻译课文。3、质疑问难。(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彩屏显示录像:潭水、游鱼画面。)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
6、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