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14966
大小:63.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乐山西坝窑黑釉瓷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乐山西坝窖黑釉瓷初探西坝窑位于距乐山市约20余公里的五通桥区西坝镇。该镇原名“西溶镇”,因境内有溶江而得名,自古为水陆交通要冲,是南方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人称“西坝水码头”。窑址分布于岷江支流沫溪河右岸的瓦片山、窑头、谢家山、曾家山、打鬼垮、圆通寺等地。绵延约5公里,主要集中于庙沱村一带。西坝窑发现后,文物部门有关专家对其进行过调查和初步研宄,陈丽琼《乐山市古窑址调杳》一文屮称其为“西溶窑”,而多数民间收藏者则习惯上称其为西坝窑或乐山窑。当时调查范围较小,所获标本有限,多数器物均较粗糙;窑址附近的一些古
2、董小贩常将收集的一些伤残黑釉器物经修补后在成都古玩市场出售。由于窑址所出器物多为残品、废品,致使西坝窑瓷器常给人以粗丑印象。同时,一些比较精致的两坝窑器物却被误认为四川其他窑口的产品。因而,西坝窑瓷器长期以来不受重视,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非常有限。通过窑址实地考察,并观察大量的民间流散器物,我们发现西坝窑其实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宋元窑址。从调査情况看,西坝窑的分布范围广泛,可见当时生产规模很大。窑址附近的路边和田边地头散落、堆积有大量窑具和瓷器残件,窑址所在的山坡和树丛屮,堆积尤其丰富,遍地可见各种窑具、煤渣和瓷器
3、标本。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仅对庙沱村的响水洞和深水沟两处窑址进行了重点调查。响水洞附近堆积的窑具、瓷器残件和煤渣很多,分布范围也较广。其中路边的一座窑包保存己不完整,地面已被幵辟为菜地。从堆积的断面看,此处的器物多为宽圈足、外底中心凸起、里心带涩圈的浅腹敞口碗,口沿带流的朿颈壶,以及匣钵等。从器物特征上看,此处窑址的年代较晚,应为元代至明初。深水沟距离响水洞约500米,窑址位于山坡上,山下有一条自然冲刷形成的山沟。窑址面积也较大,各种窑具、残器和煤渣从山底到半山腰均有分布。堆积多为粗糙的元代器物,其中混杂有少
4、量宋代器物,器物特点与响水洞窑一致。经再三寻找,终于在地势较高的山腰处发现了单纯的宋代堆积。宋代器物以各种形式的盏为主,此外还有瓶、罐、盘等。窑址中还发现有几件黑釉堆塑龙纹罐残件,其屮还发现有与其他器物粘在一起的黑釉堆塑龙纹罐的器盖。这类黑釉堆塑罐在四川及重庆各地都有出土,数量较多,民间俗称“鬼罐”或“老钱罐”,其用途是装纸钱灰入葬,对其窑口和年代则说法不一。窑址调查表明,西坝窑是这种黑釉罐的烧造窑门之一。考古发掘材料显示,这种黑釉堆塑罐大量出土于明代墓葬中,说明西坝窑下限可晚至明代。西坝窑的器型丰富多样,
5、主要有碗、盘、盏、碟、瓶、罐、钵、壶、炉、灯、高足杯、水盂和堆塑罐等,多数器型与四川、重庆两地宋元时期的其他黑釉瓷窑产品大体相似,但也有自身显著特征。从造型上看,西坝窖部分碗、瓶、钵、壶、炉、罐等器物的造型比其他各窑的同类器物造型都要大很多。碗有敞口与敛口小碗,侈口与敞口大碗等,盘有敞口、侈口、敛口和折沿等几种。除部分精致碗、盘的内心满釉外,多数粗器均有涩圈。碗、盘的底足,除圈足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即在圈足内留有一个低于圈足的圆形凸起,这种底足陈丽琼在《乐山市古窑址调查》中称之为“同底双圈足”。这类
6、碗、盘一般胎体厚重,胎釉均较粗。这种同底双圈足碗、盘是西坝窑的独有造型,四川其他各窑中均未发现。盏的口沿可以分为弁(yan)n,敞门、敛口和侈口几种,底足有平底和玉璧底两种,以平底者数量最多。各种形制的盏造型和胎釉均较精细,釉色以黑釉为主,其次有黑褐釉和柿色釉。主要花纹有玳瑁纹、兔毫纹和窑变花釉等。盏均采用匣钵装烧而成,一匣一器,匣钵底部撒有黄沙,因而底足大多粘有较多黄色沙粒。壶有执壶、梨形壶、侈口壶、倒流壶、双耳小口壶等种。其中侈口壶的造型比较特别,肩上带双耳和把手,把手相对的一端口沿下凹成一流,颇似近代
7、民间使用的油壶。瓶的造型有玉壶春瓶、胆式瓶、双耳瓶、带座瓶等。釉色有黑色、黑褐、褐色、柿色等几种,窑址屮还发现有零星的白釉瓷片。白釉瓷片多为同底双圈足的碗、盘,年代较晚,制作粗糙。胎质均为砂性胎,较粗,从断面可见大小沙粒;胎色有黑、灰、灰黄、灰、红褐等色。有的器物在上釉前先施一层白色化妆土或褐色、棕褐色釉汁。西坝窑的装饰主要出现在比较精细的器物上,主要纹饰有兔毫纹、玳瑁纹、蓝色花釉窑变和出筋线条纹等。兔毫主要出现于盏、碗上。玳瑁纹主要出现在碗、盘、盏、壶、瓶等器物上,一般都是大面积出现,有的壶和瓶甚至通体都
8、是玳瑁纹,花纹变化不一,装饰效果很强,堪与吉州窑相媲美蓝色花釉窑变主要出现在碗、盏、炉、罐、水盂、瓶、壶等器物上,除少数为斑块状外,多数呈放射状,像燃烧的火焰,大面积分布于器物表面,有的甚至通体均为窖变。多数花釉出现的部位、起始和结束位置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并且流釉现象比较普遍,说明这种花釉是采用刷釉方法二次上釉制成的,即先在胎体上施一层黑色底釉,然后再刷上一层生成花釉的釉汁,配以适当的窑炉气氛高温烧成。出筋线条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