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岳麓版历史教案

九年级岳麓版历史教案

ID:28214913

大小:7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8

九年级岳麓版历史教案_第1页
九年级岳麓版历史教案_第2页
九年级岳麓版历史教案_第3页
九年级岳麓版历史教案_第4页
九年级岳麓版历史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岳麓版历史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九年级岳麓版历史教案导语: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学习中的理解,产生于实际运用后的效果。以下为大家介绍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九年级岳麓版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列宁。3、过程与方法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方面,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教学重点和难

2、点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三、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四、教学过程:导入: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1、历史条件客观:经济基础__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高政治形势__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观:阶级基础__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领导条件__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同盟军__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2、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结果:推翻沙皇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说一说: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

3、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再与临时政府的措施进行比较。(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

4、同后果。)(二)、十月革命的历史胜利1、议一议: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2、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呢?1917年4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了一份报告,指出,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高,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由此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3、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课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

5、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4、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5、议一议: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师要强调革命的首创性;再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成立的背景等历史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思维拓展:如何看待革命时代的列宁。(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五、全课小结:六、

6、布置作业:完成本课三维优化之练习七、教学后记:弄清十月革命的过程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的措施八、板书:1、历史条件客观:经济基础__具备了帝国主义的特征,生产社会化提局政治形势__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观:阶级基础__无产阶级革命性、战斗性强领导条件__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同盟军__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支持革命2、二月革命3、十月革命起义: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结果: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苏维埃政府措施:对内——宣布平等,废除特权,收归国有,没收土地对外——签订和约,退出一战4、巩固政权背景:国内__地

7、主资产阶级的叛乱;国外__协约国的武装干涉措施:军事__征兵制、组建红军,击溃白军;经济__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部国有;余粮征集;取消商贸;强制劳动5、历史意义国际: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鼓舞推动国际共运和民解运动;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国内: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摘要: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并将其作为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的批判意识的培养。本文从学生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历史学习中培养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