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09632
大小:64.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9
《全国范围公车改革大幕开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国范围公车改革大幕开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7月16日全文向社会公布。两个文件明确了公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取消副部级(不含)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全国范围公车改革的大幕正式开启。公车改革将在2至3年内完成。据悉,本轮公车改革将涉及约80万辆全国公务用车,一旦全国车改到位,每年将减少行政支出1500亿元以上。公车改革时间表及路线车改时间表力争在2014年年底前,基本兒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
2、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5年年鹿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车改主要内容各级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特殊公务出行实行定向化保障。参改机构范E各级党政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全部参加改革。除了各级党
3、政机关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按照规范职务消费原则进行改革,对原符合车辆配备条件的岗位和人员,逐步按规定纳入改革。参改人员范E中央和国家机关在编在岗司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和地方地厅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原则上参加车改。考虑到地方实际情况,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厅(局)正职主要负责人,市(地、州)、县(市、区、旗)及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车改,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参改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但须严格规范管理,不得再领取公务交通补贴。车改补贴标准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为:司局
4、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适时适度调整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城区)内公务出行,不再报销公务交通费用。地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30%。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车补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50%。司勤人员安排对因取消公车而失岗的司勤人员,不能简单把他们推向社会,主要采取内部安置的办法,用多种方式保障其能够继续就业。要做好相关司勤人员的人事劳动关系变更、经济补偿发放、社保关系处理等工作,充分尊重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公
5、务用车处置车辆处置由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统一负责,其中中央国家机关本级涉及改革的车辆近5000辆,由国管局、中直管理局按职能分工负责处置。对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制定了规范处置办法。通过公开招标评估、拍卖机构,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为了做到不浪费闲置公共资源,对一时处置不掉的公车,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设立过渡性车辆服务中心或社会化车辆租赁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营,过渡期由各地确定,政府不得变相为其提供财政性补贴。公车处置的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全部上缴中央国库。参改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车辆处置收入,按国家有关
6、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保留车辆管理一是要严格核定车辆编制;二是要严格执行公车定点保险、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和节假日封存停驶等日常管理制度;三是执法执勤用车要统一喷涂标识,严格限定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使用。防止“既坐车又拿钱”,杜绝公车使用中的浪费现象,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六个纪律要求一是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变相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二是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三是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四是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用途使用或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五是不得以交通补
7、贴名义变相发放福利。六是公务人员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公车改革要点解读“取消”是车改核心对于公车使用,曾有人调侃道:三分之一时间公用,三分之一时间领导私用,三分之一时间司机和他人私用。“取消”正是这次公车改革的核心。《指导意见》提出,取消党政机关一般公务用车,行政区域内普通公务出行方式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在公车改革专家、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看来,车改就是要改变“官”念。他说,如果一个干部遵循“3510”准则,也就是3公里内走路,5公里内骑车,10公里
8、内乘地铁或公交,不仅车补能有盈余,身体还得到了锻炼。车补并非职工福利取消公车后,各级党政机关将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国家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标准的确定,综合考虑了公务出行成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公务出行次数和距离等因素,仅是为了满足保障基本公务出行需求,并非职工福利。那么,发放补贴是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