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09402
大小:1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太阳距人远近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太阳距人远近之我见 短文两篇中的《两小儿辩日》 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智乎?”这两
2、小儿对太阳距离他们的远近持有两个不同的观点: 观点1认为:太阳刚出来离人近,而正午时离人远,其理由是:太阳刚出来像个圆车篷,而正午像个盘盂。这就是看起来近者大,远者小的原因。 观点2、太阳刚出来离人远正午距离人近。其理由是: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就是从感觉上,近者热,而远者凉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
3、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那么,太阳究竟是早晨距离人近,还是中午距离人近呢?还是早晨和中午太阳距离我们都是一样近呢?我看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特级教师初中语文教案优化设计》七年级下册P198和多种教学参考书,里面都是这样认为的:“在早晨和中午太阳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远的。”但是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实际的。 那么太阳距人究竟是早晨远,还是中午远,还是一样远呢?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地球的自转说起,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
4、昼夜现象,于是才有了早晨、中午、傍晚、晚上之分。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由于地球自转便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用三球仪实验,如图: (1)、立足点不相同,时间相同:设这两小儿在我国北方A这一地点,当A点是早晨时:太阳光C到A地的光线是斜射光线。 而在同一纬度的B,正好是正午时分被太阳光线直射。 如图所示: 这时从太阳C到B由于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到B地,因而CB是垂线段。通过上图测量得CB=5cm 从太阳C到A(105°E,35°N)由于太阳光线斜射在A地,因而CA是斜线段。通过
5、上图测量得CA=6cm。CB<CA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因而可得到一个结论:不同地点,同一时间:在地球上受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距离太阳近,受太阳光斜射的地方,距离太阳远。 (2)、立足点相同,时间不相同:
6、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当地球自转几小时之后到被太阳光直射到A点时,A地就是正午时分了。 根据测量同理可得到结论: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受太阳光直射时,距离太阳近,受太阳光斜射时,距离太阳远。即早晨远,而中午近。 两小儿辩斗的问题是同一地点不同时间距离太阳远近的问题。因此太阳距离两小儿应该是――早晨远,而中午近。 所以,认为“在早晨和中午太阳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远。”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实际的。 首先:认为“太阳距离地球中午和早晨一样远”这种观点忽略了两小儿在地球上的位置。把他们的立足点这一局部与整个地球这一整体混为一谈。
7、两小儿争辩的是太阳早晨和中午距人远近,也就是两小儿的立足点在不同的时间距离太阳的远近问题。(即立足点相同,时间不同)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其次,认为“太阳距离地球早晨和中午一样远”这种观点在忽略立足点的前提下
8、,又忽视了地球的自转运动。(即忽略立足点和时间) 收稿日期:XX-01-06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