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粉刺病名探析

中医粉刺病名探析

ID:28198314

大小:65.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中医粉刺病名探析_第1页
中医粉刺病名探析_第2页
中医粉刺病名探析_第3页
中医粉刺病名探析_第4页
中医粉刺病名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粉刺病名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粉刺病名探析袁安翠1高歆昌1程宏斌2伍景平2唐定书2(指导老师)(1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10072)【摘要】木文从粉刺病名入手,整理历代关于粉刺的文献,通过丙医痤疮表现和古籍文献关于粉刺的描述,对其表现与不同时期的病名进行论述,以期发现中丙医病名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粉刺病名虽多,但有一定规律性,“粉刺”与“皰”是其分界线,但“粉刺”亦有非粉刺病,“皰”亦有非痤病的表现形式。【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0

2、35-02中医学中粉刺称谓多,如鮍、痤、粉刺、酒鈹鼻、肺风粉刺、粉疵、面皰、鮍疱、面軒皰等,后学者不可名其理,加之其临床病机经过内经的“寒薄为鮍,郁乃痤”到目前肺热、血热的转变,更是对其病名晦涩难懂,对古文所指“鮍”“痤”提出质疑是否是今之痤疮。目前通行教科书均依据《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以及《医宗金鉴》“肺风粉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将木病命名统一为肺风粉刺或粉刺

3、,现对历代粉刺不同病名进行解析分类研究,报道如下。1、皺、痤“皺”、“痤”首见于《黄帝内经》中“劳汗当风,寒薄为皺,郁乃痤”,说明早在内经及以前一段时期古人己对木病病因病机及发展转变有了初步认识:鮍为轻,痤为重。《类经》对其注释为“形劳汗出,坐卧当风,寒气薄之,液凝为鮍,即粉刺也。若郁而稍大,乃成小疖,是名曰痤”;《皇帝内经素问吴注》:“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膜当寒,脂液遂凝于玄府,鈹刺生于皮中,俗称粉刺。痤,疖也,内蕴血脓,形大如枣者”;而《素问经注节解》按:“鮍,俗名粉刺是也。若不解散,郁积之久

4、,不止于鮍而且为痤矣”。可以看出古人认为“鮍”与“痤”是一个病两个阶段的不同表现,有关联性,皺为粉刺,痤为小疖,分别相当于西医痤疮中的白头或黑头粉刺和丘疹、脓疱、结节等内容。2、粉刺唐王冰注《素问》对白头粉刺、黑头粉刺、脓疱、脓肿等皮损形态等有了形象的叙述,并II最早提出了粉刺脓成决以火针的外治方法。曰:“劳汗当风,寒薄为皺,郁乃痤。时月寒凉,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腠居寒,脂液遂凝,穑于玄府,依空渗涸,皴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如针,久者上黑长-分余,色白黄而瘦于玄府中,俗曰粉刺解表已。玄府,谓汗空也

5、。痤,谓色赤月真愤。内蕴血脓,形小而大如酸枣,或如按豆,此皆阳气内郁所为,待软而攻之,大甚焫出之”。随后多数医家明确提出“皺”俗称粉刺,如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载:“劳汗当风,寒薄为皴,郁乃痤。此阳为阴遏,而不通畅,故迫为皴,粉刺也”;楼英《医学纲0》“苑,积也。皴曰粉刺,形如米如针也。痤,小疖也”;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载:“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膜当寒,脂液遂凝于玄府,皺刺生于皮中,俗称粉刺。痤,疖也,内蕴血脓,形大如枣者”。明粪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最早提到粉刺苏病因由“一论面上粉刺者,肺火

6、也”。清姚止庵的《素问经注节解》载“皴,俗名粉刺是也。若不解散,郁积之久,不止于鮍而且为痤矣”。清代《医经原旨》载“形劳汗出,坐卧当风,寒气薄之,液凝为皴,即粉刺也”。清李学川的《针灸逢源》载:“液凝于肤胰为皺,即粉刺也。若郁而稍重乃或痤,阳气者”。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中“肺风、粉刺、洒皺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谓有诸内、形诸外,宜真君妙贴散加白附子敷之,内服枇杷叶丸、黄芩清肺饮”,论述了“肺风、粉刺、洒皺鼻”三者同种,均属血热郁滞不散,其中所列“枇杷清肺饮”为治疗粉刺的著

7、名效方,为目前临床所用。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载:“又有粉刺者,与皴鼻、肺风三名同种,总皆血热滞而不散之故”。3、肺风粉刺《医宗金鉴》円:“肺风粉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百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加之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中“肺风、粉刺、酒鈹鼻三名同种”的论述,肺风粉刺也为0前痤疮临床使用中医病名之一。4、粉疵清顾世澄《疡医大全》载:“肺气不清,受风而生,或冷水洗面,热血凝结而成(《启玄》),粉刺即粉疵。乃肺热而风吹之,多成此疵,虽无关人累,

8、然书生娇女,各多此病,亦欠丰致。治以火瘢丹为之添容”,书中指出粉刺即粉疵,即是西医的痤疮,为青少年男女常见病,虽对患者生命没冇危害,但好发于面部,有碍美观。5、粉鈹清黄元御《素问悬解》中“若汗出偏沮,则是经络偏闭,其无汗之处,必病偏枯。若汗出窍开,而见湿气,浸淫孔穴,阻碍气道,卫气郁遏,发于气门,冲突皮肤,则生痤痱。(疖之小者为痤,更小为痱。)若劳烦汗出,当风感寒,寒气外薄,(薄,迫也。)汗液内凝,则结为粉鈹。(鈹,粉刺也。)若郁于皮肉之间,肉腐脓生,乃成痤证”,此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