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doc

《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doc

ID:28193178

大小:3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9

《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doc_第1页
《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doc_第2页
《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doc_第3页
《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doc_第4页
《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紫云英是我国南方稻区重要的绿肥作物,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展绿肥产业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重要途径,对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种植绿肥是我国传统的养地模式,能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和作物品质,显著降低现代农业对化肥的依存度,实现化肥减施。随着我国南方稻区紫云英面积的急剧增长,种子已成为限制绿肥发展的瓶颈,紫云英种子短缺和价格虚高成为绿肥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我省豫南稻区是紫云英种子重要生产基地,担负着全国四分之一的种子生产和供应

2、任务。因此,加大种子生产技术理论创新,研发与品种相适应的轻简化、高产高效种植配套技术是推动绿肥产业发展的关键。在目前尚没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建立与河南省产地实际相适应的技术标准,制定《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将有利于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的标准化,对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种子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在总结最新研究成果和田间生产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对我省紫云英种子大规模生产的高产高效和轻简化具有指导意义。二、任务来源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申报2017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

3、目的通知》要求,提交了《豫南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立项申请。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豫质监标发〔2017〕104号《关于下达2017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南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得以立项,立项编号为20171210276。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同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和罗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起草了本标准。三、编制原则和依据本标准的编制从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的生产实际出发,遵循全面、科学、合理、简明的原则,既考虑标准前瞻性又顾及农户的生产实际。通

4、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在生产上切实可行。本标准的编制严格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以GB354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8080《绿肥种子》、NY410《根瘤菌肥料》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相关参考依据,在大量田间试验的研究结果基础上进行编写。四、标准的制定过程1、前期研究工作2008年以来,随着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的启动,我国绿肥的研究工作得以恢复。河南省农区绿肥工作也相继开展。2011年至2015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

5、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和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承担了“河南农区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及紫云英种子高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对紫云英种子生产技术开展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根据大田试验结果并结合历史经验,对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生产中的单项技术进行筛选组合,形成了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集成,并开始生产应用,采取边研究边示范推广的方法,在示范中对该套技术集成进行检验和完善。2015年,基本形成了成熟的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体系。2015年至2016年,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已经成熟,在罗山县周党镇、子路镇进行大面积紫云英种子扩繁示范,并取得了良好的成

6、果。2、标准基本框架2014年至2016年,课题组在研究成果以及大田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进行系统总结,确定了《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3、标准文本的起草2017年3月至6月,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及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科技人员组成的小组成员的讨论,对《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中的各项内容、技术指标进行确定,最终完成了《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河南地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4、征求专家意见2017年7月,通过

7、征求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土壤肥料站、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信阳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和固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0位专家的意见,共收集专家意见41条。起草组对专家意见进行讨论,最终采纳23条,未采纳18条。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后,形成《豫南稻区紫云英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河南地方标准的送审稿。五、主要内容的确定本标准主要规定了紫云英种子繁育的术语和定义、种植、田间管理及种子收获。第3章术语和定义中,对本领域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8、进行重新解读和说明,以期实现行业的统一。紫云英、跑马水、稻底套播的定义主要参考曹卫东等主编的《中国主要农区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规程》。豫南稻区根据河南省行政区域划分及豫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来进行定义。第4章种植中,主要涉及紫云英种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