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浅谈欧阳修文献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浅谈欧阳修文献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ID:28190524

大小:7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8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浅谈欧阳修文献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_第1页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浅谈欧阳修文献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_第2页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浅谈欧阳修文献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_第3页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浅谈欧阳修文献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_第4页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浅谈欧阳修文献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浅谈欧阳修文献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欧阳修文献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姓名:2014年6月25日浅谈欧阳修文献学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论文关键词:欧阳修:文献学;文学创作论文摘要:欧阳修作为北宋著名的文献学家,他在文献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显著特色,对他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一是“文”、“道”井重的创作理念;二是丰富多彩的创作特点。可见,欧阳修的文献学是他文学创作的基础。欧阳修(1007—1072)在屮国文献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如曾贻芬、崔文印所评价,他“不但是我国北宋吋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而也是著名的文献学家”“。我们

2、也认为,欧阳修在文献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如他收藏观点精辟,私家藏书富有特色,尤其是开启了金石收藏和研究的风气,意义重大;预修了国家藏书FI录《崇文总FI》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主编了《新唐书•艺文志》这部比较成功的史志目录,编纂了第一部金石学专科目录《集古录跋尾》,还撰写了许多学术价值很高的书序与跋;对校勘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信守“慎改”的校勘原则,并首次大量使用了金石文字作为校勘资料,一生所校古籍数量惊人,质量精审;主张以圣人的言论判定真伪,大胆怀疑和考辨经书,批驳伪说乱经现象,并质疑《史记》所

3、载的占史系统;提倡注释者要“公心通论”,探求《诗》义,阐发《易》理,考宄《春秋》大义,舍传求经,自出己意,重在阐发义理。还有,在金石学上,他另辟蹊径,用金石证史,收获颇丰;在家谱学上,编修《欧阳氏谱图》,确定了编撰义例和原则,以及创制新的谱图法,影响极为深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欧阳修文献学的特色非常显著。他学以致用,以“求国家之治”为文献学旨趣,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复兴儒学的重任,正如他所说:“君子之于学也务为道,为道必求知古,知古明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而发之,以信后世。其道,周公、孔子

4、、孟轲之徒常履而行之者是也;其文章,则六经所载至今而取信者是也。”从事文献学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强调追本溯源,言必有据,无征不信,无论是对经书的辨伪和注释,还是对书目的著泶、金石铭刻的考释、古史系统的叙述以及古籍的校勘,都力求客观真实。此外,他强调“学出己说”,主张“不苟立异”,提倡“简易明白”,还要切于人事,文献学思想科学理性;擅长文献佐证,又从情理进行审核,重视逻辑方法运用,并以金石文字与传世文献互证,以及综合运用各种考证方法,文献学方法独到。众所周知,欧阳修在屮国文学史上是一位大家,不仅文章

5、成就很高,而且于诗、词、辞赋都奋独特的成就,吴充称赞他“以文章道德为一世学者宗师”,“文备众体,变化开阖,因物命意,各极其工,其得意处虽退之(韩愈)未能过”。欧阳修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从事文献学工作,其中具体涉及到文学方面的就有很多,如他收藏了许多当代著名学者的诗文集,并亲自作序加以介绍和宣传;一生勤勉于韩愈文集的校勘整理,还撰写Y大量的题跋文;著有《诗本义》,据文求义,以情论诗,立足于文学进行阐发;以及收藏金石铭刻,并对有些碑文如《隋太平寺碑》从文学批评角度发表议论等,①这些不仅直接为他的文学

6、创作提供了充裕的资料,而且还深刻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思想和方法。⑦以下着重从两个方而进一步进行阐述:其一,“文”、“道”并重的创作理念儒学复兴和古文运动,是11世纪40年代政治革新运动在文化领域里的两个不可或缺的侧翼。为了“求国家之治”,实现复兴儒学的目的,欧阳修积极领导了当时的古文运动。如他受到韩愈的影响,提出了“文与道倶”、“道胜则文至”的观点。他说:“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踟在《答吴充秀才书》中他又说.•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然读《易》者如无《春秋》,读《书》者如无《诗》,何苏用功少

7、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子云(扬雄)、仲淹(王通)。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己,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认为“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指出孔子作六经费吋少而求道却费吋多,孟子、苟子也以求道为先务,而扬雄、王通由于“道未足而强言”,结果只能是模拟古人。欧阳修认为,一个人的作品在一定程度

8、上折射出他的思想道德品质,也就是文如其人,如他在《仲氏文集•序》中说:“余读仲君之文,而想见其人也。……其气刚,其学古,其材敏。其为文抑扬感激,劲正豪迈,似其为人。”其它如评价晏殊“为人真率,其词翰亦如其性”;赞誉石曼卿“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欧阳修还认为,只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而要“道胜”,就必须以六经为师,他在《答祖择之书》屮说:“夫世无师矣,学者当师经。师经必先求其意,意得则心定,心定则道纯,道纯则充于中者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