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89552
大小:63.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带来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1年云南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带来的思考文山市平坝镇中学谭锦【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快速发展与改革,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也口益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2011年文山市信息技术正式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最终目标是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突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屮,形成正确的价伉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突出情感的意义与价值。虽说是第一次测试,但是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让我思考了很多问题,希望能和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借鉴、优化教学。【关键
2、词】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思考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信息技术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人类已经跨入了21世纪,信息社会己经来临,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应用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随之,信息技术课的评价模式也日益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课,除了知识性,它还呈现出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等多元化的特点。下面,我就教学过程中和学业水平测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一点
3、探讨。一、通过本次学业水平测试,我看到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1、教材的问题我从事信息技术教学8年多,教材虽然换了至少4次,但每套教材都很难适合文山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学生从七年级才开始学习信息技术,可以说是绝对的零起点,可是教材往往都不是零起点的。当我们教会学习开机关机、认识硬件和软件、能使用键盘打几个字的时候,人半个学期己经过去了。当学生能基本掌握office的三大软件的时候,八年级快结束了。学习其他什么Flash软件、Photoshop软件基本没时间了。2、硬件的问题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这几年农村中学的确配置了不少学生电脑,不
4、过农村依然大景紧缺电脑。因为现在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每周2节,这样的话,每个学校至少需要微机房2个。以文山市平坝镇中学为例,我们虽然勉强有了2个机房,可是每个机房只能配备30台电脑。然而,我们的学生人数是每班不少于45人,很大部分学生是2个人用一台电脑,这样的话,胆子小一点的学生,一星期下来才有机会动几下鼠标,更别提学习其他难度较大的操作了。3、教师的问题文山市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都不是科班出生,是半路出家的。这些年虽然有过一些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不过我觉得力度还是比较小,应该加强。另外一个是信息技术教师一般身兼数职,既要上课,又
5、要维护、维修全校乃至全镇的电脑,同时还要担任远程教育管理员等值。这样的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正常教学,很少右时间去研宄、去探索。4、教学方法的问题提起学业水平测试,我有些担忧,因为这种评价方式是不是已经成熟了?会不会同素质教育相冲突呢?毕竟是全省统一组织,中考恰好从今年开始取消了,这个测试会不会受到类似中考的重压呢?一旦信息技术成绩也成为衡量一个学校、一个老师的标准,那么我相信这就严重违背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初衷。在这样的形式卞,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靠什么方法来教学呢?是带领学生愉快的学习呢?还是题海战术,每一堂课都直奔考试
6、主题而去?说实在的,我很苦恼。本来信息技术课学生是有兴趣的,如果使用大量的模拟题来催化学生,虽然可能成绩是出来了,不过我相信这一定是一门最枯燥的科目,学生会越來越反感。即便学生会考试,也不一定能学以致用。倘若按新课改的要求上课,学生是愉快Y,问题是成绩是肯定出问题的。现如今教师的考核分值、绩效工资等和成绩严重挂钩,想都不用想,教师们一定会选择为了成绩而搞教学,这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老模式去了。所以,急需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化解这些矛盾二、学业水平测试中看到的问题1、出题范围过广,偏难。看一看学生们的试题,很多老师都大吃一惊,作为初级
7、中学的学生,是不是真能掌握这些知识?我觉得掌握不了这么多。这些试题,让非信息技术教师考的话,我相信成绩也不会理想。学生们从开机开始学习,每周2节课,短短2年后就考试,试题实在不应该太难。初中信息技术,我认为应该是先提一提学生们的兴趣,现在就开始打击蒙了,高中就更不愿意学了。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家里没电脑,很多孩子还是第一次摸电脑,你让他们怎么去考?还是引用一句老话:考试不是目的,应该是一种手段。我的想法是让试题简单些,再简单些。考前我用考试系统模拟测试过我的学生,平均分20多分,太恐怖了,我没有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本来就不会,特别是理论
8、部分,比较难。2、试卷中的儿个问题(1)某些选择题过于抽象,学生需要死记硬背才能记住。这样的题,考了没什么意思,即便学生当时记得了,以后马上会忘记,对学生一点帮助都没有。(2)个别试题的描述还不够严谨,可能会引起学生的误解。有个别题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