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87895
大小:59.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变劣势为优势促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变劣势为优势促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发展郴州市苏仙区五里牌学校雷云芳摘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困难从而使我们处于“劣势”当中,我们要善于将劣势变力优势,促进教学的发展。关键词:劣势优势生物学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困难从而使我们处于“劣势”当中,我们耍善于将劣势变为优势,促进教学的发展。本文就自己如何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变劣势为优势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研讨。一、变学科劣势为优势,促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新到一所学校因为缺乏生物专业老师,领导一句“生化不分家”硬是让我这个教了十几年化学的化学教师兼任生物课。真是赶鸭子上架,
2、自高中毕业就没怎么涉足过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也从未教过生物学课程,有的只是一点对中学时代所学生物学知识的模糊记忆,可以说对“生物”是相当陌生了。怎么办?……想了两天两夜,既然说生化不分家,虽然初中生物知识与化学知识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在方法上应该是相通的吧。既然要教学生自己就得先懂。找来生物学全册教材从头到尾地看Y几遍,再找来生物教学大纲、教师用书等相关资料看了几遍,发现生物与化学在很多方面确实是相通的。比如化学和生物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都属于自然科学,两者的发展与研究都离不开实验。既然如此,那就可以用教化学的方法来教生物,
3、因为在化学教学中,我都是以实验教学为主要手段来进行所有的教学的,实验能最大限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能很好地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他们相互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同样的道理应该也可以用生物实验来解决“教生物”中的这一切问题。第一堂课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生物学”这门新课程的兴趣,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我用一堂实验课作了开头__将教材上册中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作为第一节课来上。带着学生到教室外、到田野上上了他们的第一节生物课。在老师的指导、学生的相互配合、小组间的竞赛中,
4、学生们发现原来自以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校园里、田野上有那么自己没发现的生物、在那些认识的动植身上还有那么多不熟悉的甚至是一点都不知道的知识。带着自己收获的这些“认识与不认识”、“知道与不知道”、带着对另外一种课堂形式的向往,学生们对“生物学”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围着老师问这问那。当时真右一种飘忽的感觉,我的第一堂课是成功的__以实验教学为依托,进行生物学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建立起了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初步了解调查、研究两种科学的实验方法,为以后的学奠定了基础。二、将“农村”的劣势变为优势,实现生物实
5、验教学的常态化大发展与大多数农村学校一样我任教的这所农村学校软硬条件都很缺失:没有专业的生物教师,无法向其他人请教;没有专门的实验人员,要想做实验一切都得自己亲自动手;实验仪器设备严重不足;没有专门的实验经费等等这一切都严重影响着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特别是实验经费的严重不足可以说学校基本上是没有购买这些材料的经费,再加上农村学生在课外视野和信息来源等方面的限制,要想按照教材上的安排进行实验教学那儿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些,以前的生物学课全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实验室只在检查和考试时打开,生物学对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难学的课程。例如第二
6、章第一节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中要用到黄粉虫、金鱼。这两样要用,都得到城里去买,这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既然耍买,那就得得先造计划、再审批、再购买,而事实上是一般在审批关就被校长“打发”了。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因为在农村黄粉虫学生无人听说过更别说见过,金鱼也只有个别学生在电视上见过。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实现我的以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的目标,促进生物教学的发展,我想到了所有能想到办法,同时与学生一起群策群力解决着遇到的各种问题。首先在生物材料的问题上,虽然我们自己没右足够的钱去买,但我们生活在农村,这是弱势同时也是优势,因为农村更
7、接近大自然,有更多的现成的生物材料,有些材料是城里想要却很难要的,农村孩子对“生物”的接触与认识比城里的孩子还要多。比如为了上“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这节实验探究课,我提议家里条件好、经常有人进“城”的要求他们请人带些黄粉虫和金鱼回来,其余学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能耐,利用好“农村”这个比城市更大、环境更好的广阔空间,自己抓蚯蚓、抓蟑螂、蜗牛等小动物进行实验探究,然后相互交流。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材料”上的问题,而且获得了更多的材料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也更具广泛性、科学性。同时也在另一层面上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在智慧,提
8、高了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要交流,所以对于自己的“小动物”的探究学生更用心、更投入,而效果当然是更好了。此外,相对于城里的学生来说农村的孩子“生物”经验更为丰富。比如城里很多学生不知道“大米”是怎么来的,而这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年复一年地看着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