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辉《晚秋――为交响乐队而作》初探

叶国辉《晚秋――为交响乐队而作》初探

ID:28187531

大小:81.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8

叶国辉《晚秋――为交响乐队而作》初探_第1页
叶国辉《晚秋――为交响乐队而作》初探_第2页
叶国辉《晚秋――为交响乐队而作》初探_第3页
叶国辉《晚秋――为交响乐队而作》初探_第4页
叶国辉《晚秋――为交响乐队而作》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叶国辉《晚秋――为交响乐队而作》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叶国辉《晚秋一一为交响乐队而作》初探《晚秋一一为交响乐队而作》是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叶国辉应德国“青年?欧洲?古典音乐节”的委约而作,创作于2007年春夏,同年8月11日由指挥家汤沐海指挥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首演于德国柏林音乐厅,随后,《晚秋》从14部在音乐节期间进行世界首演的作品中脱颖而出,由11位评委组成的评审团授予《晚秋》该音乐节委约作品唯一大奖一一“欧洲作曲奖”。这是屮国作曲家首次在“青年?欧洲?古典咅乐节”上获得这一殊荣。“叶的这部作品以其配器艺术,如赋予弦乐富有张力的才能和感受季节的能力说服了评委们。”评审团主席

2、ChristianeTewinkel在评语屮如是说。当地媒体和乐评也反响强烈,一些主流网站的报道十分醒目:“中国作曲家撷取‘欧洲作曲奖’”。《晚秋》的乐队编制为双管,演奏时间约11分钟。音乐构成的几个主要块面包含了具有民俗风情的慢板;气氛强烈的快板;极富感染力的柔板和尾声等。木管、弦乐、铜管等乐器组被给予非常有效的表现空间,乐曲的整体音响构成体现了作曲家对音乐本位、音乐会效果、现代音乐技术和屮国风格等多重因素的思考与融合。《晚秋》使用的音乐材料极其精炼、集中,主要在大二度的幅度内进行大、小二度音程的纵、横变化,摒除通常意义上的和声、

3、调式概念,通过复调的点线织带、色泽变幻的配器等方式描摹出色彩的块状变化。二度成为音乐构思与展衍的框架音程,这种以二度为核心的材料组织是全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全曲分为三个块面,第一块面(1一112小节)有三个段落。气息悠长的木管线条缓慢而又静谧地拉开全曲和第一个段落(1一34小节)的序幕,9支木管挤压在一个以大二度为核心的狭小音区,第三长笛、第一双簧管和第一单簧管构成的双小二度长音初始碰撞之后,其他管乐器各自以一种貌似随意的姿态在不同的时间点陆续汇入,大、小二度音程的碰撞不时地闪现,形成了数个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节奏点,造成一种色彩斑

4、斓的音色闪烁,一如纯然安静之秋光微漾。在屮国民间传统器乐合奏屮(尤其是吹管乐器合奏),有时即便在齐奏时,由于不同乐手起吹、气息以及各乐器对之的反映程度等方面的差别,常常会出现一种具有微分性质的音响“误差”或节奏不齐的效果。作曲家采川节奏微型模仿复调手法,有意在听觉上给人造成一种错觉,用理性的控制造成感性听觉的无序状态,接近屮国传统民间齐奏又不同于民间齐奏的奇特音响。第一段落的五个乐句划分明显,前三个乐句的木管分别缀以颤音琴的拉奏、木棍刮奏锣面、铜管乐气息音和弦乐器的左手指打弦等特殊音色,后两句则以木管和弦乐音色的转接为界。第二乐句以

5、中国传统民间旋律发展手法“句句双”的形式基本重复了第一乐句。第三乐句截取第一乐句结束处的动机加以衍生,这个小动机以“句句双”的手法重复一次之后,不知不觉地又悄悄回到第一乐句的形态。第四乐句仍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但此时在木管乐器之上叠加了加弱音器的弦乐,木管乐器的因素有变化地延迟出现在弦乐声部,构成块状的色彩模仿复调,同时,极其自然地从木管音色交接至弦乐音色。此处为弦乐的初次出现,各声部依次进入,小提琴在最粗的外弦高把位、中提琴在第三弦的二把位上、大提琴和贝司等都在极高的音区演奏,觅求一种较粗糙之弦乐音色以靠近木管音色。但是在追求融

6、合度的同时,一些微细的变化也予以凸显,如第五乐句屮,弦乐演奏的触弦点不时由靠琴码、指板到正常部位进行交替变化,大提琴使用抛弓等,使弦乐在音色上有着更细腻的处理,并以不同的奏法、力度构筑音色上的差别。而处在木管和弦乐中间、作为调色的竖琴在两根不同的弦上拨奏同一音高,作曲家对音色的敏感和讲宄精微到不易让人察觉,令人叹服。在同一形态下进行细腻的变化,是第一段落中五个乐句的关系的总和。木管和弦乐上的诸多小音符都挤压在同一个非常狭窄的区域中蠕动,二度因素组织下的音响动态既有同质音色内部融合的“偏差”,又有异质音色趋于带冇“偏差”的融合,状若同

7、一、互为染色、相对恒定的音区内,发生着精致入微的变化。在这里,作曲家强调的是整体音色融合度屮的渐变等声音运动过程及其被量化的随意性。第一块面的第二段落(35—82小节)起先也簇拥在原先那个狭小的二度区间,音乐情绪较先前活跃,力度有所增强。35小节开始出现了一种重要的新因素一一回声因素,它始于三支带弱音器的小号,并与木管乐器的三个层面(单簧管、双簧管、长笛)依次构成隐蔽的、间隔一个八分音符的六声部同度模仿,形成密集拥挤的回声和细细簌簌的落叶枯旋之音效。在这里,作曲家保持音色同一性的意图可见一斑。为了不让小号的音色太过突兀,小号使用了弱

8、音器,并使其音色“软化”于如影随形的木管组。回声因素整体呈现出一个渐弱的音响态势,其音高组织依然基于大二度,并使其进行扩张处理。第66小节,三支长号强奏,短促、散落的大二度点串连成一条变化了的回声线条,继而转到小号,又过渡到木管,它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