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耕海牧鱼》(日本)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板书)第二节日本一、自然环境特征(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滨临哪些海洋?学生回答。(日本四大岛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临海洋:太平洋、日本海。)(提问)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学生指图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曲折的海岸线对日本的经济有什么影响?【答】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形成许多天然良港(日本国内有主产地渔港203个);岸线漫长,受海洋的影响大。【活动】2、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的交汇处,饵料丰富,
2、渔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加上日本本土资源匮乏,所以注重开发海洋渔类资源,成为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参考资料】日式生鱼片:生鱼片又称鱼生,古称鱼脍,是以新鲜的鱼贝类生切成片,蘸调味料食用的食物总称。新闻连接——日本40万渔民全面罢工抗议油价飙升日本15日首次爆发大规模休渔示威,全国20万艘渔船和40万名渔业工人15日全面罢工,抗议油价飙升及要求政府提供补助。同时来自全国3600名渔民走上东京街头示威,要求政府协助渔民渡过难关。据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介绍,渔船的燃料重油的价格在这5年期间升至大约3倍,即使出航捕鱼也
3、只能造成亏损,因此加盟该组织的大约20万艘渔船同时歇业一天,拒绝出航捕鱼。为了配合这一行动,渔民和渔业相关人员还在东京的日比谷公园举行紧急集会,呼吁政府尽快采取支援措施。城市的记忆----见证日本海洋环境的变迁日本北九州的环境博物馆如今位于日本九州岛北端的北九州市,是一座拥有101万人口和220公里海岸线的美丽滨海城市。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著名的国际贸易港口与明治时代古朴典雅的街道、民居交相辉映,湿润的海风使得城市的空气总是那样清新。不了解城市背景的游人凭着直观的第一印象,谁都不会相信它曾有过一段令当地人刻骨铭心但又不堪
4、回首的记忆。1901年,全日本最大的八幡炼铁厂在这里安家落户,北九州开始迅猛发展,并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战”后,仅通过短短几年的恢复,北九州市便在20世纪50年代初,迅速地发展为日本著名的四大工业区之一;到了20世纪60年代,北九州已发展成为集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于一体的著名重工业城市,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实现高速增长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作为一座重工业城市,北九州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它被联合国列入了环境危机的500座城市之一。如今在北九州的环境博物馆内众多的城市历史发展资料中,人们可以看到这样2张于
5、上世纪60年代中叶拍摄的照片:一张照片反映的是一所在周边工厂烟囱环峙下的小学校和校内的小学生们(图1)。据文字资料介绍:这所学校名“城山小学校”,位于北九州市洞海湾附近的城山地区,是当时这座城市受污染最重的小学。数据显示,1965年北九州市平均月降尘量达到80吨/平方公里,而小学校所处的城山地区又是北九州之最,月降尘量曾经达到160吨/平方公里,创了当时日本最高纪录。当年,在钢铁厂的红烟、黑烟,水泥厂、发电厂的青烟、灰烟的终日笼罩下,连学校的排水口都被彻底腐蚀了,在校学生相继出现了咽喉肿痛、眼睛红肿等症状,最后学校不得
6、不被迫关闭。另一张照片记录的是那个年代过来的北九州市民几乎家喻户晓的“晴景”(图2),照片拍摄的那天天气预报为晴,但整座城市却是“月朦胧、鸟朦胧”,人们置身其中如处“仙境”。资料显示,当年北九州相邻的洞海湾被工业废水和市民的生活污水严重污染,有100多种海洋生物死亡,成为可怕的死海、臭海、毒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终于在1969年,北九州鸣响了烟雾警报,成为日本第一座发布烟雾警报的城市,并被冠以了一个形象而可怖的称谓——七色烟城。但这高昂甚至惨重的代价并没有换来经济的继续腾飞,一切都与人们的愿望背道而驰:工业区开始衰落
7、,工业从业人员大幅减少;商业随之衰退,大型百货店曾经仅剩下了一家……而不断增长的只有哮喘病、骨痛病和癌症患者的人数。环境治理势在必行。母爱的呼声自救的行动要求治理环境的呼声最早是由担心孩子健康的妈妈们发出的,伟大的母爱不仅让她们率先喊出了“还我蓝天”的口号,而且自发组织起来展开了多种多样、坚持不懈、行之有效的“煽动”工作。在她们的组织、带动下,北九州很快形成了要求改善环境的市民运动。1971年,北九州市先于日本国政府成立了地方环保局,随后出台了多项高于国家标准的环保标准、政策,并先后投入5000多亿日元巨资进行环境治理
8、,展开了全面的“自救”行动:作为重工业城市,环境的治理首先从主要污染源的工厂企业开始。用了几年时间,北九州建成了生态工业园区,鼓励拥有先进环保技术的企业发展,逐步并最终取代过去那些“烟雾专业户”,形成全新的绿色产业格局(图3);市民的环境意识也是促成环保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环保意识的形成不仅要着眼于当前,更要着眼于未来。如今在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