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79646
大小:18.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淀粉基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淀粉基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淀粉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它与聚丙烯都具有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基于一些淀粉与聚合物发泡以及聚丙烯发泡的知识,我们试着将聚丙烯与淀粉进行复合并加入AC发泡剂进行发泡。在实验室研制出淀粉/聚丙烯发泡材料相应的配方。实验过程中加入石蜡、甘油、碳酸钙等物质来提高聚丙烯的加工性能,制备了淀粉/聚
2、丙烯发泡材料,并考察了改性淀粉、淀粉的含量、AC发泡剂的含量以及其他因素对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淀粉;聚丙烯;发泡材料;制备;性能 一、淀粉 1.淀粉的性质及特点 淀粉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物质。燃点约为380℃。淀粉不溶于水,在和水加热至60℃左右时,则糊化成胶体溶液。淀粉可以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类。直链淀粉可溶,而支链淀粉部分溶解。支链淀粉溶解产生糊精。糊精在食品行业中可以作为添加剂,在造纸行业也用到糊精,糊精还可以做胶水、浆糊等等。 2.淀粉的改性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
3、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天然的淀粉性质不稳定,从而人们对淀粉进行改性,制备出改性淀粉使其能够更好的被人类生活所利用。淀粉的改性方法有很多,主要可以概括为:物理变性,化学变性,生物改性和复合变性四类。 物理变性:就是通过对淀粉预
4、糊化、微波,辐射处理淀粉、机械研磨处理淀粉、湿热处理淀粉等物理的方法对其改性。 化学变性:就是在淀粉中加入不同的化学试剂使其酸解、氧化、交联、酯化、醚化和接枝等得到变性淀粉。 生物改性:用各种酶来处理淀粉。 复合变性:用上面任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对淀粉进行处理而得到的变性淀粉。例如将淀粉预糊化后再接枝,或先将淀粉氧化后再交联而得到的氧化交联淀粉等。 3.淀粉在塑料中的应用 填充型淀粉塑料:是在塑料中加入不超过30%的淀粉,再加入相应的添加剂,通过加工而得到的淀粉基塑料。 共混型淀粉塑料:是将淀粉与一些高分子材料
5、共混,在混合中淀粉含量不低于30%。淀粉可以与纤维,秸秆等天然高分子混合,或者与PP、PE、聚乙烯醇等合成高分子混合。 二、聚丙烯 聚丙烯是一种白色粒状、无毒、无味的热塑性树脂。其用途相当广泛,五大通用塑料之一的聚丙烯具有加工性能好、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电绝缘性好等优点。在汽车、家电、包装、电子、家具和一些高档工具上,需求量非常大。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
6、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1.聚丙烯的结构 聚丙烯的结构是由配位聚合得到的头一尾相接的线型结构: 如图1所示。全同立构与间同立构的聚合物称为立体规整聚合物,配位聚合体系主要得到全同立构的聚丙烯。TiCl4催化体系获得等规聚合体约占总的聚合的90-95%,实际的聚丙烯大分子链中虽然主要是全同立构的分子链段,但也包含一定量的间同立构和无规立构分子链段。所以部分大分子链呈现不规整
7、性。这种聚丙烯具有“全同立构的立体嵌段”结构。 物理性能。聚丙烯有较好的耐热性,长期使用温度可超100℃。聚丙烯的强度和刚度也好过聚乙烯,坚韧耐磨、耐震,机械性能好。聚丙烯是非极性高聚物,有优良的电性能和良好的耐热性,所以在电器工业上广泛使用。聚丙烯的另一优点是质轻,制品能浮在水面上,这就使它的应用范围更广。 耐化学介质性能。聚丙烯的耐酸碱性能良好,无论常温或较高温度条件下,其耐碱及各种盐类的性能尤为突出。在室温下它几乎耐所有的无机酸和有机酸。70℃时耐10%盐酸、40%硝酸及30%硫酸的性能良好,但其易遭受氧化性的无机
8、酸如浓硝酸、发烟硫酸等的侵蚀。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