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57733
大小:66.5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7
《孙过庭《书谱》书法理论体系及其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孙过庭《书谱》书法理论体系及其特征摘要:唐初孙过庭的《书谱》是书法史上罕见的书文并茂的作品,议论精辟入理,文章恣肆宏美,在书法的创作和理论上都为后世立下了标杆,堪为古代书法理论的奠基之作。但《书谱》采用駢体文形式,文章结构枝蔓较多,理解不易。故本文试图借鉴文艺理论的相关原理,透过《书谱》华藻的辞汇,寻绎其中行文的逻辑,通过书法艺术的本体论、发展观、创作观、风格论、批评论等几大方面,梳理《书谱》对书法理论大框架的建构,并据之提炼出《书谱》所具有的系统性、前瞻性、融通性的理论特征,庶几对全面、正确理解《书谱》博大精深的书论体系,以及所蕴含的哲理高
2、度有些裨益。关键词:孙过庭;《书谱》;书法理论中图分类号:J29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5—0141—06《书谱》是书法史上罕见的书文并茂的作品,在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两个方面都为后世立下标杆。在书法创作上。《书谱》以辨识甚难而艺术性最强的草书写就,用笔俊拔坚毅,笔势遒劲飞动,可以说是“二王之后,自成大宗”,历代习草者皆奉为圭臬,或习其用笔使转之精熟,或识其草法结体之谨严。《书谱》在用笔上强调“速”,这是建立在草孙过庭《书谱》书法理论体系及其特征摘要:唐初孙过庭的《书谱》是书法史上罕见的书文并茂的作品,议
3、论精辟入理,文章恣肆宏美,在书法的创作和理论上都为后世立下了标杆,堪为古代书法理论的奠基之作。但《书谱》采用駢体文形式,文章结构枝蔓较多,理解不易。故本文试图借鉴文艺理论的相关原理,透过《书谱》华藻的辞汇,寻绎其中行文的逻辑,通过书法艺术的本体论、发展观、创作观、风格论、批评论等几大方面,梳理《书谱》对书法理论大框架的建构,并据之提炼出《书谱》所具有的系统性、前瞻性、融通性的理论特征,庶几对全面、正确理解《书谱》博大精深的书论体系,以及所蕴含的哲理高度有些裨益。关键词:孙过庭;《书谱》;书法理论中图分类号:J29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4、:1004-9142(2012)05—0141—06《书谱》是书法史上罕见的书文并茂的作品,在书法创作、书法理论两个方面都为后世立下标杆。在书法创作上。《书谱》以辨识甚难而艺术性最强的草书写就,用笔俊拔坚毅,笔势遒劲飞动,可以说是“二王之后,自成大宗”,历代习草者皆奉为圭臬,或习其用笔使转之精熟,或识其草法结体之谨严。《书谱》在用笔上强调“速”,这是建立在草法精熟基础之上,进入书法创作自由王国时内在精神的抒发。观其墨迹,初始草法中规人矩,用笔从容精雅。中段以后,孙过庭似进入激昂的创作状态,书写情不自禁之时,“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著
5、,婀娜愈刚健”。可见,孙过庭书写《书谱》并非录文,“其意不仅在教人以法,并尤欲示人以范”,乃以笔墨展示其书学理想,《书谱》堪称书文合一的典范。一、《书谱》是古代书法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一篇“愤怨之作”著名文学家陈子昂曾将自己与孙过庭的关系比为“竹林七贤”之嵇康、山涛,视为“平生知己”,以陈氏之高才,亦可见孙过庭才艺出众。但孙过庭生前似乎并不得意,其位卑职低,不但新旧《唐书》无片语记录,其它史料也乏记载,其生卒、世系、职官、师承、行谊、爵里甚至名字皆无定论,最多做过右卫冑曹参军或率府录事参军之类从八品的小官,还或因职位卑微受过不少委屈,《书谱》
6、里有不少痛斥“惠侯、叶公”以及“庸听、凡识、朝菌、蟪姑”类的文辞,似在浇胸中块垒。从此角度看,《书谱》也是一篇“愤怨之作”。此外,现存《书谱》是序言或者是正文也一直存在争议,宋徽宗赵佶在该墨迹本的前隔水上,题有“唐孙过庭书谱序”书签,《宣和书谱》还称之为“《书谱序》上下二卷”,后人遂一般认为此《书谱》即序言,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疑全书已佚,流传真迹,仅存其总序之文,以前贤绪论,姑存以见一斑,而仍题全书之名耳”,清人包世臣更是认为正文“亡于南宋,今传者止其叙说”。但也有认为即正文者,如启功先生就根据唐代张怀瓌曾称孙过庭著有《运笔论》,认为
7、即现今之《书谱》,朱建新更是力主《书谱》为正文,并赞日“观其文字……至矣尽矣,岂可复增”?其实不论现行《书谱》是序抑或是全文,三千馀言的内容已基本表达出孙过庭的书学思想。从文字内容上看,《书谱》采用六朝以来盛行的骈赋之体写作,为文渊雅深秀,恣肆宏美,且眼界宏远、思辨缜密,所论精辟入微,远过同时诸家所论,真正做到了“弘既往之风规,导将来之器识”(《书谱》句),不仅为历代书论之翘楚与经典,于古代艺术理论中亦堪称杰构。可以说,系统的书法理论框架,自此才开始真正建立起来,《书谱》实为古代书法理论的奠基之作。但《书谱》行文讲究词藻、骈個的同时,却不免有
8、“腴词掩意”乃至“因词害义”之处,且在内容结构上不尽合理,芜蔓较多,不够明晰,此与《文赋》、《文心雕龙》等文学理论名著相比尤显突出。经常是相同或类似的论述出现在文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