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结构

刍议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结构

ID:28146219

大小:77.0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8

刍议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结构_第1页
刍议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结构_第2页
刍议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结构_第3页
刍议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结构_第4页
刍议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刍议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议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结构摘要: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教育信息化作为我国高校发展的一个长期目标,规划、构建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已经成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要构建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首先必须明确管理平台的结构体系及基本涵盖面,同时还要明确系统规划流程,进而确保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得到最佳的运行效果。本文就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的体系结构,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关键词:高校体系结构管理平台数字化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渗透下,目前社会各个领域都已应用到了信息化技术,各大高校也纷纷开始建设数字化校平台。在数

2、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校园管理平台的构建、规划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只有掌握了管理平台的结构体系及基本涵盖面,明确了系统规划流程,才能确保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的建设质量,进而使数字化校园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1]一、数字化校园模型分析高校数字化校园,是利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手段,以教育发展、教育改革为动力及目标,建设集教当议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结构摘要: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教育信息化作为我国高校发展的一个长期目标,规划、构建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已经成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要构建数字化校园

3、管理平台,首先必须明确管理平台的结构体系及基本涵盖面,同时还要明确系统规划流程,进而确保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得到最佳的运行效果。本文就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的体系结构,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关键词:高校体系结构管理平台数字化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渗透下,目前社会各个领域都已应用到了信息化技术,各大高校也纷纷开始建设数字化校平台。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校园管理平台的构建、规划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只有掌握了管理平台的结构体系及基本涵盖面,明确了系统规划流程,才能确保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的建设质量,进而使数字化校园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1]一、数字

4、化校园模型分析高校数字化校园,是利用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手段,以教育发展、教育改革为动力及目标,建设集教育、服务、科研、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平台,其能使校园资源管理更为有效,资源配置更为合理。数字化校园模型(如图一所示),将师生作为核心,围绕“安全、资源、应用”3要素,根据既定的管理制度,以数据中心、网络系统为依托,以3个中心(安全管理中心、资源中心、应用中心)为建设重点,构建起数字化生活、培养、教学及科研环境。二、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架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架构,如图二所示。在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体系中,基础设施层主

5、要由教育数据中心和校园网络系统组成,教育数据中心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其主要由操作系统和基础硬件(如异地存储、存储备份、主机等)构成;校园网络系统包括互联网接入、校区互联、VPN系统、无线网络系统、接入、汇聚和骨干。应用支撑平台由公共管理工具、公共服务平台、基础服务平台3部分构成,其是信息传输平台。个性化门户用于提供个性化服务及个性化信息,其是系统对外的服务窗口,同时也是整个系统的“门主要由个人工作平台及各级信息门户组成,应用系统建设是在整合校园管理需求的基础上,以大学资源规划为核心,所构建的综合校务管理系统,其主要由管理、科研及

6、教学方面的业务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组成,具体包括服务中心建设、资源中心建设及管理中心建设。[2]二、基础设施层1.校园网络系统自IEEE将以太网协议标准作为局域网标准以来,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坎坷”路程,在这期间,以太网技术先后战胜了ATM、wangnet、令牌环、令牌总线技术,最终成为局域网链路层的事实标准。目前,国内市场上有90%以上的校园局域网都采用了以太网技术。高校校园网建设涉及到的设备、技术种类繁多,同时对网络性能及计算机功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售后服务、安装调试、设备供货、技术设计、系统结构的技术难度、复杂程度都明显增加。校园

7、网络系统主要涉及互联网接入、校区互联、VPN系统、无线网络系统、接入、汇聚和骨干等方面。其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通讯、管理和教学3方面。在进行校园网络建设时,要考虑网络的整体结构,网络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目标:汇聚交换机、中心交换机使用多层交换机;采用100M/1000M高速全交换网络;网络安全体系完整;网络监控及管理能力良好;无线接入;高速接入EMAN等。校园网络系统的结构设计,如图三所示。2.教育数据中心教育数据中心是数据资源、应用系统及应用服务器的数据集散地,在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应用集成、数据集中、硬件集群”的原则。主要实现可行性

8、、实用性、高性能、高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展性、集成性技术要求。教育数据中心主要为以下体统提供服务:空调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电源系统、防毒系统、公共数据存储、高可靠性E-MAIL系统、应用托管、主机托管、备份系统、数据存储等。对于小型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