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38968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董明珠退位 格力还是格力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董明珠退位格力还是格力吗? 被业界赋予家电女皇和格力灵魂人物之称的董明珠又遇上了麻烦。上周五,珠海市国资委的证实,董明珠已于10月下旬被免去了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职务。格力官方表示,董总基于国家的相关规定及本人意愿,主动辞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仍继续担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专注于推动格力电器的发展。 董明珠退位格力还是格力吗? 被业界赋予家电女皇和格力灵魂人物之称的董明珠又遇上了麻烦。上周五,珠海市国资委的证实,董明珠已于10月下旬被免去了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职务。格力官方表示,董总基于国家的相
2、关规定及本人意愿,主动辞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仍继续担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专注于推动格力电器的发展。 董明珠退位格力还是格力吗? 被业界赋予家电女皇和格力灵魂人物之称的董明珠又遇上了麻烦。上周五,珠海市国资委的证实,董明珠已于10月下旬被免去了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职务。格力官方表示,董总基于国家的相关规定及本人意愿,主动辞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仍继续担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专注于推动格力电器的发展。 虽然格力官方表示这是正常的工作变动,但业内人士却认为,实则是格力大股东逐渐削弱董明
3、珠权利的开始。 为何突然被免? 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董明珠都兼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兼格力电器总裁,一直掌舵着格力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最近几年,格力从空调到成立子品牌晶弘冰箱、格力手机、格力电饭煲的多元化扩张,几乎都是董明珠的决策。 一直以来,董明珠就是格力的代名词,其个人品牌甚至超越了格力。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董明珠过于强势的个性,很多时候都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 从董明珠执掌格力以来,董明珠与格力集团大股东国资委的对立一直公开化。曾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董明珠公开吐槽国资委,“有利益
4、它就伸手只能跟他斗。 在2012年,原格力电器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洪卸任后,国资委曾空降周少强任格力集团总裁,一段时期,格力进入董明珠和周少强时代,而最终,周少强因中小股东反对而出局。 周少强遭董事会的否决,曾一致被业内认为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对于格力电器控制权的争夺,大股东和珠海国资委不会轻易放弃对格力电器的控制。 从股权结构来看,格力集团是格力电器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18.22%,董明珠个人持有格力电器0.74%股权,是格力电器的第十大股东。 “造车”成为导火索 2012年,董明珠接手
5、格力时,格力已进入千亿军团,随后,董明珠提出要再造一个格力,5年突破2000亿元规模,每年增加200亿元销售额。 空调作为格力主营业务,其已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欲靠单一业务实现2000亿元的目标很难实现。 可以看到,格力在最近几年一直寻求多元化扩张,董明珠甚至亲自代言“晶弘”冰箱、格力手机、格力电饭煲。 但相比董明珠在空调领域的功绩,格力投资的白电、小家电、手机并不成功,除此之外,格力的整体业绩也开始下滑。2015年度财报显示,格力营收977.45亿元,同比下降29.04%,净利润125.32
6、亿元,同比下降11.46%。 虽然格力的触角3年前就已经伸向其他领域,但从2015年格力整体的营收占比来看,空调仍然占总营收的85.65%。 按时间推算,格力董明珠的2000亿元大考箭在弦上。而收购银隆,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军,则是董明珠欲实现目标和扭转格力业绩的一个“旗子”。 但出于眼前利益,最后收购银隆的方案最终在中小股东的联手狙击下,最终未通过。一来,股东认为百亿级收购银隆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二来,如果像投资手机一样失败,格力未来前景堪忧。 董明珠的霸气并不能给她带来如火的势头,反而是
7、接二连三的阻击。无独有偶,一周之后,并传来董明珠卸任格力董事长的消息。 董明珠的“狠与斗”:为格力带来业绩的同时也带来隐忧 在业界,“狠、斗”是董明珠的代名词。董明珠曾把在格力的日子形容为“与人斗,与市场斗,与自己斗。” 董明珠从1994年进入格力,天生争强好胜不服输的个性,在格力长达22年的时间,董明珠在格力的职位一路步步高升。1994年开始相继任格力电器经营部部长、副总经理、副董事长。2007年出任格力电器总裁,2012年5月,接任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并兼任格力电器CEO。2016年10月
8、18日,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现任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和法定代表人。 在执管格力期间,董明珠的个性和格力的前景捆绑在了一起。 有人说她不留情面 2013年6月,格力电器被其在美国的合作伙伴状告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并试图破坏商业规则,另外索赔高达1.5亿美元。据格力美国合作方Soleus公司当时对外透露,在消费者投诉发生后,格力向其施压,以减少产品生产量、抬高价格并赶跑客户的方法,试图解除双方的合作关系来加以威胁。 格力处理与美国合作伙伴的纠纷事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