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29085
大小:19.2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园林借景手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园林借景手法研究 摘要:指出了古典园林所积淀下来的中国文化与艺术对现代园林的建造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与作用。探讨了造园的重要手法借景的意义方法、内容及种类,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典园林;借景意义;借景方法;借景内容;借景种类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03 1引言 我国有着悠久的造园历史,其发端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至唐代已臻于成熟,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
2、程中,造园的内容和艺术手法日益丰富。借景之意在于把形、色、声、香上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引入到本景空间中,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使景色更具特色和变化[1]。借景在园林造景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因此,本文主要对造园中的借景手法进行探讨,以期为现代造园与传统造园手法的糅合和园林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2借景的意义 “园虽别内外,借景则无拘远近[2]”,明末造园家计成曾在《园冶》中说道。借景是为创造艺术意境服务的,对扩大空间,丰富景观效果,提高园林艺术质量的作用很大[1]。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
3、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3借景的方法 大自然中可资因借的对象十分丰富,但需要进一步的修饰以免一些杂乱无章或是索然无味的实物引入景中,也就是“嘉则收之,劣则摒之”。 对赏景透视线的开辟,即对于赏景视线上的障碍物进行修理或是摒弃,譬如修剪遮掩视线的花木枝叶等。在园中建亭、台、轩、榭,作为视景点,俯视、平视,抑或仰视景物,纳烟水之悠悠,收云山之耸翠,
4、看梵宇之凌空,赏平林之漠漠[2]。 对视景点高度的提升,将视景线越过园林的界限,取得俯视或平视远景的效果。如在园中堆叠假山,砌筑平台,建造亭、阁、楼等等,使登临者目无所拘,心胸舒畅。 种植花草树木,增香添色,招蜂引蝶,或看柳暗花明,或看霜叶红紫。使之情景交融,更得游园乐趣。 借以虚景,常见如光影因借,四周景物于水中映射形成倒影,景物以一变二,上下辉映,增强景深,扩大空间。像“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便是极富诗意的写照。 4借景的内容 借有形之物组景 园林中主要采用对景、框景、渗透等构图手法,把有一定景效价值的远、近建筑物、建筑小品,以至山、石、花木等自然景物纳入画面[1]。为了充
5、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借山水 山水之乐,古今皆求之。例如位于西门彭家场的赵园,以一大池为主,其西南两面周以游廊,缀以水阁。旱船在池南端,其前有九曲桥可导至池中小岛。岛西有环洞桥,园外水即自此入内。北有水轩之间,面临小岛。设计时运用院外活流进入池中,以较
6、辽阔的水面与回廊、平冈相配合,并以院外虞山为借景引山色入院。还有诸如远岫屏列、平湖翻银、水村山郭等等皆是借山水之景所得的佳话。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巧借山水入画,使园林空间得以延伸,同时为主景建筑增色添彩。 借花木 草木皆灵,植物是园林造园要素的主角。苏北乔园可谓典例。其花木的配置以乔木为主,古柏重点突出,辅以高松、梅林。山坳水曲则多植天竹。庭前栽脂梅、丛桂,厅周荫以修竹、芭蕉,花坛间布置牡丹、芍药。因此类植物的配合,便有了芭蕉分绿,疏筠横窗,天竹脂梅,苍松古柏,交织成图,相映成趣[3]。西湖十景也常为人颂。曾记得古人有这样的句子:“明湖一碧,青山四围,六桥锁烟水”。将西湖风光一下
7、勾勒出来了,这是烟水杨柳,是有拂水依人之姿的。所以,在园林造景中植以有特色的花木,定会更添灵气。 借建筑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