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13232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向心力》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向心力》教学反思欧平新课改已经实施了一个学期了。新课程标准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下面根据我上过的一节《向心力》的公开课,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和课后的反思体会。《向心力》这节课以“创设情景——定
2、性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定量探究向心力与质量、半径、角速度之间的关系”为主线组织教学,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圆周运动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视频使学生对圆周运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接着通过一个小实验——“水流星”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由于该实验的成功率高,因此这一环节设置为学生活动,由一位学生完成实验,并带动所有学生参与到实验观察中来。通过创设真实的情景,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确实感受到物理学的神奇之处。接着提出问题:小桶运
3、动到最高点时,水为何不撒出?通过实验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热情,引入新课。二、通过实验引入向心力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本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自制教具进行实验并配以动画加以说明。在原来的设计中,我只采用了一个小球,当转速增大到一定值时,小球破纸而出。但发现学生从这得出的是:小球不做圆周运动是由于受到了一个离心力的作用。因此,我改进了实验方案,使用以下的实验装置:当玻璃管转动之后,绿色小球飞出不再做圆周运动,而红色小球仍能做圆周运动。通过对两小球受力情况的对比,引导学生得出做圆
4、周运动的物体需要有一个指向圆心的力。进而加大转速,红色小球破纸而出,再一次说明没有指向圆心的力,小球无法做圆周运动。通过真实的实验现象并配以动画加以说明,改教师传授为学生观察和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更具有说服力。这部分的教学虽然使用了自制教具和多媒体,同时也成功地导入了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积极性不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还不敢大胆地让学生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问题。在质疑环节上还有待提高。三、定性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有人认为,物理探究式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摸索,通过一定的实践,去探
5、索未知;或利用课本、课外书、网络等媒体或手段去获取新知,这样教师在探究教学中不必事必躬亲,只需交代学生探究的任务或提供有关的器材,然后放手让学生去“探”,似乎教师可以比以前更轻松了,但实践告诉我:教师比实施新课标以前更忙碌了,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亦显得十分重要。在本部分的教学中,我给每位学生提供的是下图的实验装置:一开始,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摸索,我这样问学生:“现在请大家利用提供的器材完成实验,从实验中猜测向心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大部分学生都不明白怎么做,只是觉得小球有趣,把课堂的时间花在玩小球上了。其实这并不是学生的能力
6、不够,应该说在探究方面,学生的经验不足,看到提供的实验仪器,他们并不会认真的观察,认真地思考。因此,教师适度的引导非常必要。在后来的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三个仪器的特点并在小球转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何种实验现象可以反应出向心力的大小。这样一来,学生明确了研究目的,教师再加以适当的鼓励和启发,通过对比学生不仅猜测出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还猜测出了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猜想是有依据的猜,不是盲目的瞎猜。在学生猜想的过程中,不仅要鼓励,而且要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引导,鼓励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找依据。"体验"是
7、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教师不应一包到底,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的角色。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验课题"的统领下,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去感悟、去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中自己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四、定量研究向心力与质量、半径、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本部分的教学是建立在定性探究的基础,对向心力的大小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由学生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汇报实验成果,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由于时间问题,在这环
8、节的实验中,每组学生只研究向心力与一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配合比较默契,基本上完成了实验课题。接下去的汇报环节让我感到欣喜。通过这个环节,我发现学生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