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说课记录教学设计和评课记录.doc

《伯牙绝弦》说课记录教学设计和评课记录.doc

ID:28107591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伯牙绝弦》说课记录教学设计和评课记录.doc_第1页
《伯牙绝弦》说课记录教学设计和评课记录.doc_第2页
《伯牙绝弦》说课记录教学设计和评课记录.doc_第3页
《伯牙绝弦》说课记录教学设计和评课记录.doc_第4页
《伯牙绝弦》说课记录教学设计和评课记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说课记录教学设计和评课记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说课记录时间:2009年12月17日地点小会议室主持人张伟说课人罗修武出席人员全体语文教师说课内容《伯牙绝弦》发言摘要《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教学目标:

2、1、借助注解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2、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本节课我围绕“伯牙为什么绝弦”这个大问题组织教学。我的教学思路是:第一步,帮助学生读通古文,读准节奏;第二步,帮助学生读懂古文,理解全文大意。这篇古文比较好理解,所以我重点在教给学生自学古文的方法以及一字多义与同义不同字的教学上。第三步:引导学生体会知音之间的

3、深情。这一步,我采取了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伯牙的琴声展示的想象,指导朗读,钟子期怎样赞叹。模仿文中的句式进行创作,将钟子期与伯牙其他朋友做比较,想象伯牙与钟子期在一起的情景。让学生深入体会他们俩是真正的知音。第四步:知音离去,引导学生体会伯牙内心的痛苦,从而理解伯牙为何绝弦。这一步在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伯牙与钟子期的深情基础上。我也进行了课文拓展补充伯牙为追悼钟子期写的短歌,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知音之间的深情,体会到知音难觅,那么此时学生就完全理解了伯牙为什么绝弦。最后,背诵课文,达到积累的目的。《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执教者:罗修武执

4、教班级:六年级141班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3.通过朗读,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乐)的美好。2.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解题质疑

5、,引入课文初读课题后,学生理解“绝弦”的意思,大致了解伯牙,就课题提出疑问。二、读准字音,初知课文。1.学生自由练读。2.检查初读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联系注释,读懂文意1.指导学生联系注释尝试疏通文意,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在学生讲述时,教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句“善”“志”等。3.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韵律。四、深入体会,品味文情思考:伯牙为何绝弦?(一)感悟“知音相遇之喜”1.学生自学:你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勾划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善鼓的伯牙志在

6、高山与流水时,善听的子期能准确听懂伯牙的琴音所传达的心声。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拓展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师生共读,表达知音相遇之喜。(二)感悟“知音离世之悲”借助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学生练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复杂情感。对比朗读,再次体会知音离世之悲。五、回味诵读,升华文心1.善鼓的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3.师生诵读全文。板书:俞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钟子期    善听

7、      必得之   死教后反思:在教学本课时,我以课题入手,让学生质疑。接着引领学生在文中寻找具体描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词句,让学生对知音有了真切的“初体验”。然后,又创设多个情境,通过多次高质量的对话让学生感悟到“知音难觅”,以至于“子期死,伯牙绝弦,终生不复鼓”的深层含义。最后又伴以点拨和归纳,点出“知音难觅”的主题,使得文本的解读充分而全面。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则采用“四步走”,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方法。先是要求学生读通课文,再是有节奏的读,然后是读懂意思,最后是读出韵味。同时教学中,我关注过程,注重实效。将理

8、解与朗读紧密相结合,通过对朗读的指导达到情感的升华。评课记录时间:2009年10月12日地点小会议室主持人张伟记录人张伟主评人罗修武授课人王晓冰出席人员全体语文教师评课内容《唯一的听众》发言摘要对语文教学而言,情是蕴涵在文本和生活中的情,认知是基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