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技术之争:WiFi火拼ZigBee.doc

智能家居的技术之争:WiFi火拼ZigBee.doc

ID:28099075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智能家居的技术之争:WiFi火拼ZigBee.doc_第1页
智能家居的技术之争:WiFi火拼ZigBee.doc_第2页
智能家居的技术之争:WiFi火拼ZigBee.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智能家居的技术之争:WiFi火拼ZigBee.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智能家居的技术之争:WiFi火拼ZigBee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无线取代有线”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家庭物联网领域这种趋向更加明显。可以说,家庭自动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智能家居”已经成了先进无线技术的竞技场,不同企业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使用效果也千差万别。这里我们着重介绍在智能家居行业最流行的四种无线技术,即WiFi、Z-Wave、ZigBee、SmartRoom。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WiFi技术和ZigBee这两种技术的优缺点。  先来谈一下WiFi,这种无线技术的优势是技术研发门槛低,产品成本低,通常一个大学毕业生完成开发一个Wi

2、Fi单品的周期在30天左右。由于技术开发难度小,很多初创企业均以WiFi为基础开发智能家居产品,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  1、WiFi最大的问题是安全性非常低,产品的无线稳定性也比较差,用户体验度不好。最近外媒相继报道了美国贝尔金等公司的智能家居产品被黑客轻松攻破,央视近日也报道了美国黑客展示了如何使用“史努比”无人遥控飞机轻松获取开启WiFi功能手机用户的所有信息。  很难想像,假如你的邻居可以轻松获知你家所有信息,可以知道你家是否有人、是否睡觉甚至连你正在看什么影片他都了如指掌,你又如何能够安然入睡?WiFi的安全性已经成了智能家居领域挥之不去的阴影。

3、  2、WiFi的功耗高也是其很大的弱点,这也导致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有限。由于其功耗较高,WiFi将不能用在诸如智能门锁、红外转发控制器、各种传感器等产品内,而智能门锁是智能家庭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而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烟雾探测器等各类传感器又是智能家居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  3、WiFi的组网能力低,扩展空间受限制。目前WiFi网络的实际规模一般不超过16个设备,而普通家庭内开关、电灯、家电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16个了,显然基于WiFi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可以连接的设备数量非常有限,未来发展空间受限。  相对于WiFi技术,ZigBee技术的优势

4、却非常明显。ZigBee技术在工业领域内积累了非常多的宝贵经验,众所周知,工业领域的要求通常要远高于民用领域,而ZigBee技术正是诞生在应用环境复杂的工业场所并得到了全球各地市场长时间的检验。这里谈一下ZigBee技术的几大优势:  1、安全性高。ZigBee技术的安全性源于其系统性的设计,至今为止,ZigBee技术在全球还没有发生一起破解先例,而WiFi、蓝牙、Z-Wave等无线技术的安全事故频发。由此可见其在近距离无线通讯领域内的安全地位。  2、功耗低  ZigBee技术采用了极低功耗设计,理论上一节电池可以使用10年以上,实际应用中一节电池可以

5、使用2年左右,这种低功耗技术让其在智能家居领域应用广泛,包括在智能门锁、红外转发器、温湿度等各类传感器的应用中游刃有余。  3、组网能力强  理论上,一个ZigBee网关可以连接65000多个设备,目前的实际应用中已经可以组成超过100种设备的稳定网络,这样的网络规模已经远超WiFi、Z-Wave、蓝牙等技术,在可预见的将来也足以能够承担未来智能家庭的需求。  当然,ZigBee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是产品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产品成本高,一般的初创企业很难承受开发风险,这也是ZigBee技术目前在全球也只有少数几家企业掌握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Wi

6、Fi在智能家居领域面临非常尴尬的一系列问题,目前,更多的专家认为WiFi做一些类似智能单品这样的演示产品还可以,但做家庭长期使用的安全、可靠的产品显然不是很合适。而ZigBee技术凭借其显著的技术优势获得了包括施耐德、物联传感、飞利浦、Control4等主流智能家居厂商的支持,大有席卷全球的趋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