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汽车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吗?.doc

无人驾驶汽车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吗?.doc

ID:28096034

大小:1.11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8

无人驾驶汽车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吗?.doc_第1页
无人驾驶汽车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吗?.doc_第2页
无人驾驶汽车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吗?.doc_第3页
无人驾驶汽车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吗?.doc_第4页
无人驾驶汽车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人驾驶汽车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无人驾驶汽车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吗?  有幸在活动中跑龙套的小编也以此为感,开始遐想:我们,究竟离上车就葛优瘫的日子,还有多远呢?  作为一个很懒的小编,我一直有一个很没出息且不好意思表达的想法:开车出行这种简单重复无技术含量(赛车是另一码事)又容易犯错的事,就应该让机器去做,起码比我们人类不容易犯错。但我想说的是,对于爱车人来说,驾驶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可分割。但如果有了自动驾驶,岂不是连驾照都不用考就可以开车出行了?      小编从不相信卡尔本茨发明汽车是为了驾驶乐趣,亨利福特创造汽车生产流水线是为了极致性能体验,车诞生的初衷,难道不是单纯地为了满足人类从A

2、到B的出行需求更加便利更加经济吗?不正是因为懒惰才激励了我们去发明创造么?    距今为止,93%的车祸起因是人为过失,95%的交通拥堵问题出自驾驶者违规或失误。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批车厂,甚至连Google、苹果、英特尔(没错,就是那个音乐“灯,等等等等”的英特尔,后面会提到为什么这里会出现)等科技公司都在集火无人驾驶领域。想象一下几个画面:高峰时间的绿灯亮起来的一瞬间,北京三环百来米的车同时启动,没有多阶滞后,这时候你可能会忘了什么叫堵车;想寄快递,直接在APP中输入地址,无人车零延误上门接件送往目的地,这时候你可能会忘了催快递上门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3、大街上跑满了随叫随停,安全、贴心、快速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这个时候你可能早就把家里的车卖了,顺便凑够了新房子的首付。  至于驾驶乐趣,拜托,汽车已经发明了N多年,不还是有人骑马么?马术现在不也在奥运会上玩的好好的?谁说无人驾驶普及了,赛车就要退出舞台了。    说了这么多无人驾驶的优(fei)点(hua),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拥有一辆上车就可以瘫在里面补觉或者补妆,并分分钟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汽车呢?总听说在实验,现在到什么进度了?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别急,咱们一步一步说。      先看看最近  说点离我们比较近的吧,就在不久之前,英特尔、宝马以及Mobileye刚

4、刚在慕尼黑召开三方发布会,宣布基于英特尔解决方案的BMW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将于2021年上路。也就是说,理论上无人驾驶车离我们真的越来越近了。      再说说进度  上面提到“基于英特尔解决方案”,这究竟是个什么呢?宝马造无人驾驶汽车,为什么英特尔出来做解决方案?这个问题,回答起来非常复杂。首先我要先强调,无人驾驶,不是你自己开车出去的时候,不用手不用脚不用眼睛不用脑子,车自己跑过去这么简单——去往目的地的交通路线、拥堵情况、前后左右方车辆驾驶意图、突然出现在前方的汪星人、从老王家汽车后备箱突然滑落出来的一袋大米等等情况,你的车都需要实时了解并以毫秒为单位计算

5、出解决方案,迅猛地避开影响行驶的障碍,与之同时,还要告知其前后左右所有的车辆自己的路线变更状况。    这还只是下一个阶段的无人驾驶概念。而最终形态,我认为是整个城市应该拥有一个中枢电脑(没错,就像终结者里面的那个天网),它是交通指挥中心,负责每一辆车的路线安排、监控及协调。任何地点发生的任何意外,都会直接反馈到它的“大脑”中,并以它为中心,传达给该城市区域内的所有车辆。    怎么,听起来感觉小编说的不可能?不要小看科技发展的速率。想想看,1946年,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埃尼阿克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可以在1秒钟内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

6、,当时这可是人类的骄傲,谁敢说一个不字那就是侮辱全世界人民智慧的结晶啊!BUT,在70年后的现在,2016年,市面上随便一款山寨安卓手机,重量仅仅只有几克的CPU运算能力都秒掉上面那个30吨重的庞然大物它几十条街,我们称之为辣鸡也毫不为过,不是吗?    以毫秒为单位,实时计算周边所有的情况,并上传&下载,预计需要每秒产生1GB的巨大数据量,这需要前所未有的数据收集速度;收集后还要以极快的运行速度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判断,这需要极其成熟且稳定的主机运算能力。不难看出,上述说的这些,已经远远超出了车厂所在领域的能力范围。于是,全球数据中心处理器市场占有率高

7、达99%,能够提供从设备、网络到云的5G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英特尔踏进了无人驾驶市场也是情理之中。      最后,再说说可能遇到的瓶颈  我想,应该是法律、伦理、道德的质疑与拷问吧。几年前的一个话题,至今依然适用:1、你的无人驾驶汽车,由于各种因素,无可避免的要与对面过来的几辆车相撞,但是你的车辆电脑可以转向来选择被撞的对象,怎么选择?如果是一个人类驾驶员发生这个情况,很简单,凭当时的第一反应下意识打一把,被撞的一方只能认倒霉并索赔。但是,如果思考的主角是你的车辆呢?舍己为人,选择撞击安全系数高的车辆?那以后安全系数越高的车会不会反而越危险呢?如果你选择撞击安全系

8、数低的车辆?可能就叫谋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