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的教育思想

姜尚的教育思想

ID:28093244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姜尚的教育思想_第1页
姜尚的教育思想_第2页
姜尚的教育思想_第3页
姜尚的教育思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姜尚的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姜尚的教育思想姜云飞江丙教育学院教育系330029李根红南昌理工学院经管系330044摘要木文针对姜尚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姜尚教育思想姜尚乂名吕尚,号太公望。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他木姓姜,名“尚”或名“牙”,俗称姜子牙。姜尚原为东夷人,是炎帝的后裔,隐居海滨,生活贫困,至老年在渭河之滨垂钓,方知遇周文王。文王得姜尚如鱼得水,据说其先祖就预言过“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故而文王对姜尚说:“吾太公望子久矣。”这就是姜尚号“太公望”的原因。他辅佐周文王,被“立为师”,先为文王师,后为武王师,是周朝的

2、开国元勋。如果说周公开创了兽文化,是我国儒家思想的源头,那么,姜尚则开创了齐文化,是管仲与稷下教育思想流派的源头。从文化教育的发展来看,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都是文化教育发达的大国,齐文化对孔子曾经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作为齐文化先师的姜尚,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思想史上也应享有一定的地位。姜尚的教育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治术教育思想,社会教化思想和兼容并学风的提倡几部分。(一)足智多谋的治术教育思想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姜尚编撰了既教文治,又授武卫的著作,大大丰富了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他还特别重视智能的学习和训练。姜尚教育

3、思想的一大特点在于注重智谋。《史记》一书多次提到姜尚善谋,教文王“稻光养晦”是历史上公认的著名谋略。姜尚针对殷纣王昏淫好色等弱点,“为丙伯求美女奇物,献之於纣,以赎丙伯。丙伯得以出,反国。”当时,周文王举兵反殷尚无条件。他问计于姜尚,太公对他说:“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这一谋略的核心就是以曲求伸,以退图进,以韬晦之术,解除商王对周的戒备之心,乘时发展自己的实力,以待有利吋机,再作关键的拼搏。文王完全接受了姜尚的韬略,对纣王变现得十分恭顺,俯首听命,并率西部诸侯卑身朝觐。对纣王施“

4、炮烙”之刑,文王和其他诸侯都恨之入骨,但是,文王并不正面奏请废除此刑,而是主动献出洛西之地,以此为条件,请纣王废除“炮烙”之刑。这一行动一方面进一步博得了纣王的欢心,麻痹了他的警觉,另一方面又取得了民心,显示了文王的仁德。《史记•齐太公世家》还有一段关于姜尚赴齐道上如何善于决断的记录,姜尚“东就国”时,“道宿行迟”。在逆旅之上,有一人评论道:“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其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一听马上警觉起来,“夜衣而行,黎明至国。”当他连夜赶到齐国时,恰逢东夷人来讨伐,他及吋打败了来犯者,占领了齐地营丘。这件

5、事,司马迁记载得十分细致,充分表现了姜尚的敏锐、机智和善断。姜尚重视智谋的思想,其影响是相当广泛的,不惟兵家教育得其教益。《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过一个经营家白圭,他曾经谈及自己的经营之道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是故其智不足以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取与,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这个白圭,战国吋周人,善观吋变,在经营上做到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他平吋“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童仆同苦乐。”而当博取之时,他又能“趋吋若猛兽鸷鸟之发。”他自谓这种决断的智谋是学的姜尚等兵家的谋略

6、思想。(二)富国强兵的社会教化思想姜尚注重社会教化,并II有自己的创造。其一是主张因地制宜;其二是主张将道德教化与发展生产相结合。《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太公至齐后的治国方略是“修政,因其俗,简其礼。”《史记•鲁周世家》对此还有所比较,说: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报政与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苏君臣礼,从苏俗也。”这段记载告诉我们,伯禽治鲁是用周礼来改造鲁国固冇的风俗传统,当然收效要慢,

7、三年之后才得以向周公报政。姜尚与艽不同,他是从齐地原有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出发,因地制宜,不照搬周礼,所以收效甚快,只用了五个月就向周公报政。周公对姜尚的做法予以肯定,他说:“夫政不简不易,民不冇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后来四方之民多归向齐国,的确与姜尚因地制宜实施社会教化分不开。姜尚进行社会教化的内容,是兼顾道德与生产两个方面。他将其视为富国强兵之道。教以君臣之礼,化民易俗,是一般社会教化的内容,姜尚治齐也不例外。《史记•货殖列传》说,太公治齐还重视地利之教,“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贫民寡,于是太公劝艽女功

8、,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教之以能,使齐地自太公之后,就冇多种经济的发展,较早呈现了农、工、商各业并举的局面,并使手工技艺的传授取得了令人瞩B的社会效果。至秦以后,齐地设有朝廷的服官和铁官等官营手工作坊,砬当说,其手工技术的基础,是自太公治齐吋奠定的。(三)兼容并包学风的提侣《六韬•武韬》中记载太公告诫文王说:“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