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源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能源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ID:28091482

大小:71.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基于能源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1页
基于能源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2页
基于能源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3页
基于能源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4页
基于能源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能源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能源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宄作者简介:张意翔,工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成金华,工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是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基础,能源特征对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有极大的影响[1]。我国能源开发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能源问题区域差异使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表现出极大的不协调[2](?112-114)。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区域能源特征的指标体系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文明水平进行评估,帮助决策者把握当前生态文明的基本态势,明确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政策。国际上代表性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宄主要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构建的

2、可持续发展指标能源问题区域差异的基本内涵从广义上来说,能源问题是指能源开发、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是指能源总量、结构和使用效率以及由此带来的区域和代际之间公平问题参见周大地《中国能源问题》,http://www令令macrochina命令com分命cn/jjqy/15/。。本文所指的能源问题区域差异主要是指狭义上的能源问题。能源问题区域差异的一般表现限于篇幅,本文仅从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三方面来表述体现我国能源问题的区域差异。1吩蹦茉瓷令产区域特征。受能源资源储量分布影响,我国能源生产具有极为明显的区域特征。华北、西北和华东三

3、个地区在2008年和2009年的能源生产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均为71%,说明这三个地区是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地;东北、西南和中南地区的比重则相对较小,且其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张意翔,等:基于能源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宄2令蹦茉聪令费区域差异。华北、华东和中南三个地区在2010年和2011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之和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6今令1%、91命今9%,说明这三个地区是主要能源消费地;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比重相对较小,且不断下降。图12008—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区域结构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图22010—2011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

4、区域结构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3令蹦茉聪令费强度的区域差异。在区域经济、技术等因素影响下,我国能源消费强度也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区域特征。具体来说,东部地区中能源强度最高的是山东省(山东省的能源强度是1令令83标煤/万元),中部地区的能源强度尽管高于东部地区,但远远低于以陕西、山西、青海、宁夏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和以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为代表的北方地区。中部地区能源强度最高的是湖北省,其能源强度不仅低于西部地区最低能源强度,还低于北方地区最低能源强度。表12000—2010年间我国各省份平均能源消费强度平均值序号能源消费强度地区平均值序号能源消费强度地区平均值序号能源消费强度地区

5、平均值1海南0分命9811北京2今令0121河北2令分992福建1令令1612安徽2令令1122吉林3分今183广东1令令1713云南2令令1523新疆3今分284浙江1命分3914河南2分令2624内蒙古3分分585江苏1分分5115湖北2令命3425青海3令令886广西1令今5316陕西2令令3826甘肃4令令037上海1分分6817天津2令令4327贵州4命分658江西1分令7418四川2令分5528宁夏4分命729山东1令令8319黑龙江2令分8629山西4令令8410湖南1令分9920辽宁2分命89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从表1可以看出,在2000-2010年间,我国能

6、源使用效率也具有极为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和中部的能源使用效率明显高于西部和北方地区。二、能源差异对区域生态的影响能源问题的区域差异使能源必须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以促使能源最大程度利用和能源贫乏地区社会经济正常发展。近年来,我国区域能源流动范围和规模均呈不断加大趋表21978—2006年我国能源资源流动的区域格局变化年份东部中部西部全国资源流动规模/xl08t标煤19802^^611^^800^^785^^1919904^^8520^190分令817令令8620005令令732今令371令分069令+1620069+令383分分701令令8314令令91占全国比重/%198050^^3634

7、^^5815^^07100^^00199061^^7227^^9110^^37100^^00200062^^5925^^8611^^55100令令00200662令令8924令令8312令令28100令令00资料来源:参见张雷、黄园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供需格局演变》,《经济地理》2009年第2期。该表显示,在总量上,我国能源流动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东部是我国能源流动的主要区域,而西部的流动规模最小,仅占全国12%。同时,各能源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