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对油画影响

印象派对油画影响

ID:28089378

大小:4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8

印象派对油画影响_第1页
印象派对油画影响_第2页
印象派对油画影响_第3页
印象派对油画影响_第4页
印象派对油画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象派对油画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引言油画是最早产生于西方的架上绘画。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的一些美术院校传播。油画对于中国来说是舶来品,一开始不可避免地带有学习、摹仿的痕迹,尤其是解放以后,全盘地吸收前苏联的油画经验,直至改革开放国门大开,欧洲文艺复兴以后,油画的各种流派、思潮涌入画家的视野,人们为之兴奋,为之鼓舞,油画创作又一次地在中国各艺术院校、美术群体中蓬勃地开展起来。创新是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近些年,随着中国油画创作的不断深入,优秀作品的不断涌现,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呼声日渐高涨。所谓“民族化”就是艺术作品要有本民族的特色,要有本民族的审美情趣要有独创性。在各种比赛与展

2、览中,我们发现一些画家是在学习、借鉴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与水墨精神来进行油画的创新。所创作的作品既有中国水墨的神韵,又不失油画色彩与厚重,又与西方意义的抽象表现绘画不同。一关于油画“民族化”的争议一种艺术语言体系的形成总是倚靠着一道深厚的人文背景,当用油画这种作为异域文化的语言体系来表现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思想内容、风土民俗和人物形象时,无疑要经过另一种文化审美的整合。当中国第一代画家出洋留学时,他们捧着一颗赤诚圣洁之心与欧洲绘画大师对话,其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洋味十足;但当他们回国后,受地域习俗文化传统的影响,其笔下的色彩和造型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

3、了变化。这些都说明了中国油画从诞生时就具有很强的本土意识。事实上,正是游移、往复、曲折、兼容和互换的文化心理才使文化冲突走向文化整合,从而使中国油画具有本土意识。从第一代油画家的艺术历程来看,他们的油画具有移植的意义。他们在油画语言技术、技巧层面所达到的高度显然和欧洲纯正的油画存在不小的差距。然而他们的实践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究的命题,那就是在中国油画的移植阶段,油画能否透现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审美心理;或者说,油画本土意识是否要在油画语言成熟之后才能确立?第一代油画家特别是颜文梁提供的案例表明:中国油画并不因语言的稚拙而难以承载本土意识。

4、当然我们期冀的油画语言所浓缩的民族审美心理是丰富、深刻并富有文化个性的。因此,当异域文化的油画转化为中国油画时,它在技巧层面的移植与发展必然是和民族文化与审美心理的投射,渗入同步趋进的。中国油画的本土意识即中国油画语言的文化含量和民族审美心理,会随着中国油画不同的语言个性的形成而不断积淀和凸现。.---因此,要想探讨油画民族化的出路,就有必要简要梳一下中国油画在上个世纪大规模引人中国后所经历的几个阶段。中国第一代的油画家主要集中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至建国前,主要是一批留法的或深受法国绘画风格影响的画家,代表有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庞芹

5、栗、颜文梁等;第二代主要是成长在建国后至文革结束前,深受苏派油画影响的画家,代表有董希文、肖峰、靳尚谊等;第三代则是80年代后崛起的,摆脱苏派风格和意识形态束缚,深入挖掘艺术本土语言的画家,代表有陈丹青、罗中立等;而第四代则是近年来在艺术市场上颇受欢的一批青年画家,代表有刘晓东、张晓刚、方力钧等。关于油画民族化的争论,在建国后的五六十年代最。1957年,董希文在《美术》上发表的《从中国绘画的表方法谈到油画中国风》一文,通常被视为“油画民族化”问题上最具标志性、影响最广的一篇文章;他认为从绘画的风格方面讲,“油画中国风”应该是我们油画家的最

6、高目标。1958年5月.浙江美术学院召开了关于油画民族风格问题的讨论会,倪贻德认为“油画必须有民族风格”,并指出形成油画民族风格的主要因素有:1.要真实地描写中国人民的生活;2.仅仅表现了人民的生活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吸收本民族的传统形式,要二者结合才行。同时,他还号召油画家“必须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以敢做敢为的精神,大胆尝试,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油画”。而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则为民族化的油画树立了标本,成为了当时所有致力于民族油画创作的画家们的典范。应该说,《开国大典》的完成,的确是中国本土油画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董希文创造性地吸收了中

7、国画的表现技巧,各种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在绘画语言的处理上有独到之处。他体现了作者自己一贯提倡的“远看时惊心动魄,近看其奥妙无穷”的境界。董希文自己说“在《开国大典》的绘画语言上,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斐尔的一些画法,以及中国古代工笔画的画法。这幅画的题材,需要严肃单纯的风格,用冷静精细的态度,从下面去一部分一部分画开去,同时让一切细节服从大的东西,大的要求和总的精神。碧蓝的天空,大红的柱子、宫灯、金黄色的菊花、瓦片、崭新的紫红地毯,既相融合又成对比,使人感到单纯明朗而有力量”。艾中信也认为,《开国大典》创造性地画出了人民大

8、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面貌;他说,这是一种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他既有益于油画的普及,又使油画朝着民族化提高。但此时的关于油画民族化的争论多受意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