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88713
大小:56.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浅析李秋莲山东省禹城市梁家镇来风中学251200摘要:时代的发展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实现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供相关教学人员参考。关键词:中学地理有效教学一、引言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计划,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具体行动。在该纲要的指导下,中学地理教师都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也遇到
2、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例如虽然课堂上学生的反映不错,但在考试时学生的成绩却不理想,课堂上的时间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等。如何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木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实现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相关人员参考。二、如何实现中学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1.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的兴趣(1)通过教学方式的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往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通常都是老师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然后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老师应该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从被动的
3、学习知识变为主动的学习知识。例如,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入到课堂,把其中和地理教学相关的内容给学生进行讲解,充分利用中学生好动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通过挖掘教材内涵,提高学生学〉」课程的兴趣。处于青少年吋期的中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心,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和触觉等途径加深其对地理知识点的理解,从而避免枯燥无味的教学。1.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培养其良好的学惯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加强对教学情况的分析,例如对学生学4态度的分析等。新的课程教学
4、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应该注意把握课堂内容,最大程度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如果把握不好则可能会出现学生0瞪口呆想象,陈旧的教学模式会阻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学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成缋,良好的学AlA)惯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对所学知识进行提前预和课后复4等。2.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决定学生学成绩好坏的不仅仅冇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的情绪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
5、非智力环境条件。而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与学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深受学生的欢迎,那么就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兴致也会提高。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切实行动,通过真诚的语言和动作沟通,给学生以平易近人的感觉。此外,良好的教学氛围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来创造。3.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对于中学地理的学>』是至关重要的。0前情况下,中学地理教材的编排己经十分出色,通常对教学内容进行串联讲解,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学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思考。对于章节后
6、的思考题,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不仅仅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同吋也能达到提高学生表述能力的0的。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实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冇效性,教师还应该注意教育方法的选择。每个学生对于学习成绩的进步是十分渴望的,教师应该不断地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旮效性。这种条件的创造和教师的教育方法密不可分。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特别注意关心成缋不理想的学生,适当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使学生更容易活动进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三、小结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高学生对课程学A)的
7、兴趣、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培养艽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等方式,可以最终提高中学地理有效课堂教学的水平。参考文献[1】钟启泉崔允溜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钟启泉崔允廓新课程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o[3】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