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浅谈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浅谈

ID:28085634

大小:68.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浅谈_第1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浅谈_第2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浅谈_第3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浅谈_第4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浅谈摘要:更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德育理念,家、校、社会合一,才能将学生培养成职业素养较高、心理健康、有较高审美、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G711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是国家重点发展工程。在校生大都是低分入校,因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相对较差,但能力并不异于众人。可是为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素养并不乐观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大方面原因:一、家庭家庭教育的完善与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今中职学校的在校生多为95年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良好,家长长期的溺爱、包办,使这些孩

2、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不虑后果,没有自我约朿和纪律的性格。学生文化底子薄,接受新知识能力差,厌学情绪严重,心理承受能力弱,遇到挫折就后退,甚至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而家长教育思想守旧,方法粗暴,简单,部分家长只顾挣钱,不过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精祌需求,不配合学校教育,将孩子的教育“全托”给学校。二、学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培养一个健全的人需要持续不断生成性的正确教育。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存在着虚设的嫌疑。死板的教学、无实效性的教育与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之间存在着矛盾。德育内容空洞,理论性、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排斥、反感,

3、不愿意上。中职学校生源招收困难,让学校把“一个都不能少”奉为宗旨,溺爱、迁就学生,不自觉的就放松了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和约朿。中职学校中担任德育教育的老师,法治观念不强,缺乏德育专业理论知识,仍停留在过去的理论学说基础上,使德育只浮于表面。部分老师缺乏工作热情、敬业精祌、实践创新精祌,不能够深入到学生当中,不屑于思考和分析学生当前的状态以及调查研究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甚至不愿投入精力在课堂的教学上,这样无意义的德育教育只能是在做无用功。三、社会社会媒体宣扬的不良观念会严重扭曲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学生在校接受的是公平,诚信,爱国,友善的高尚道德情操教育,而在社会、媒体上看到的是拜金

4、、享乐、腐败等不正当现象,巨大的反差蒙蔽了学生的心智,导致学生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勾结成伙,到处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找寻存在感。社会中只看升学率的固有思想,对中职学校的技术教育不削一顾,重智轻德,学校迫于压力狠抓教学,将德育放置脑后,从而导致学生越来越难管,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社会思潮的牵制下停滞不面对重重阻碍,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保证中职学校德育的正常进行,提高德育水平?一、家庭方曲(一)家庭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的重要配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子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却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是人最早接受的教育。家长应当改变“学习好就是

5、一切”的教育思想,学习感受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思想与情绪的变化,给孩子以正确的指导,杜绝不良习惯的养成,并且配合学校进行德育教育。(二)分析指导家庭问题,家校合力助德育。家庭在养人的同时还需育人。对于有家庭问题的学生,家长应多与学校联系,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家校同时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互相指导,家校抱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履行各自的责任,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通力合作才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不仅成材,而且成人。二、学校方面(一)中职学校德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坚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规定,遵循基木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实效性、针对性、可行性、吸引性的展开德育工作。(二)发挥班主

6、任与德育老师的重要德育地位。培养一批观念新,理论知识雄厚,具有创新精神,整体素质高的班主任和德育老师是学校德育的关键。班主任、德育老师与学生之间要有良好的交流,相互信任,才能深入学生内心,解决各类问题。班主任与德育老师要共同加强自身修养,以身垂范,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宣传与教育,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才能胜任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三)德育教育应受到全员重视。中职全体教职工都负有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责任,校内党政,共青团干部、班主任、德育课教师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发挥各德育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增加教师对自我的认同感,更新教师的德育知识与理念,谙熟职业教育

7、的特殊性,认识到德育课程的重要性,做到全员德育教育。二、社会力面(一)媒体的舆论符合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机制,能使整个社会道德处于良性运行状态。因此,大众媒体应当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不可为了博眼球,扭曲事实,宣扬稀奇古怪的言论。媒体应自主净化网络,祛除消极颓废和不法言论,依法关闭极端论坛,发挥媒体的道德认知、道德引导、道德评价、道德监督功能,为青少年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媒体环境。(二)利用媒体,创设魅力校园文化。开设有关传媒审美和积极价值观宣传的德育课程,增强学生对传媒信息的辨析、过滤、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