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晋宁彝族民间音乐现状分析与研究

云南晋宁彝族民间音乐现状分析与研究

ID:28076340

大小:18.8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云南晋宁彝族民间音乐现状分析与研究_第1页
云南晋宁彝族民间音乐现状分析与研究_第2页
云南晋宁彝族民间音乐现状分析与研究_第3页
云南晋宁彝族民间音乐现状分析与研究_第4页
云南晋宁彝族民间音乐现状分析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晋宁彝族民间音乐现状分析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云南晋宁彝族民间音乐现状分析与研究  [摘要]晋宁民间音乐一方面应进一步发掘,研究其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依托晋宁传统民俗活动,加快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开创晋宁民间音乐保护的新局面。同时,发挥高校的传承优势,确保晋宁民间音乐文化研究后继有人。  [关键词]晋宁;民间音乐;现象研究  晋宁地处滇池南部,为通往滇南的

2、要冲。早在汉代,古道就经昭通、曲靖延伸到晋宁。这里是古滇国的都邑所在地,是古滇文化发祥地,是古滇青铜文化的中心,文化积淀深厚。古滇文化源远流长,1955-1996年,考古工作者对石寨山进行了5次发掘,清理了战国晚期至东汉初年的古墓86座,出土文物5000余件。这些出土文物以青铜器居多,种类有兵器、生产生活用具、乐器、宗教器物、装饰品等,从多方面和不同角度反映了古滇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面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艺术、民俗、民风等内容,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广博的包容性和开放的世界性,有较高的

3、学术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从其孕育、产生、发展、演变的轨迹看,没有古滇文化这一源头,就不可能有其后的爨文化、南诏文化、大理文化,乃至今天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本文将对晋宁彝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分析与研究。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

4、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一、晋宁双河彝族乡“秧佬鼓”音乐  秧佬鼓,又称花鼓,自汉代起流传至今。在众多的秧佬鼓代表队中,双河彝族乡秧佬鼓队最具代表性,其以双河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到整个滇中地区,会跳鼓的人越来越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s景象。  目前,双河彝族乡的秧佬鼓队基本上由19-50岁的男女组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跳鼓艺人是李庆。李庆,现年85岁,自十二三岁时,就随长辈们学跳秧佬鼓舞,他掌握了20多种秧佬鼓舞的全套跳法,鼓点娴熟,集伴奏、舞

5、蹈为一体,是一位难得的秧佬鼓舞传人,虽年事已高,但传人众多,对秧佬鼓舞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根据《昆阳县志》记载,双河的彝族早先由昆明拓东城迁来,分白彝和黑彝两种。宗教信仰为原始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多神崇拜,而祖先崇拜在各种崇拜中居重要位置。民间舞蹈有跳鼓祭神、跳鼓、跳乐等。  勤劳智慧的双河乡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鼓舞一秧佬鼓舞,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别具一格的民族舞创造力。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

6、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富民政策,以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彝家山寨,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得到了逐步落实和重视,彝家山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在县文化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秧佬鼓舞得到了

7、有效的保护和发展,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每逢节庆、传统节日、农闲时节等,双河乡的秧佬鼓队成员便聚在一起,在舞龙头者的带领下,跳起热烈奔放的紧鼓舞和刚健豪迈的板鼓舞,在震憾的鼓声和舞步中自娱自乐。  秧佬鼓舞以打击乐大锣、小锣、大镲、小镲、鼓为主要伴奏乐器,节奏欢快而刚健,打法分“紧鼓”和“板鼓”两种,紧鼓节奏较快,板鼓节奏较慢。秧佬鼓舞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无论是在广场还是在农家庭院,都可以表演。表演人数一般为5人,打击乐伴奏5人,节奏套路的变化由舞龙头者指挥。  秧佬鼓舞无旋律性音乐,纯打击

8、乐伴奏。一面小锣、一面大锣、一付大镲、一付小镲,和着表演者自身背着的秧鼓组成一支表演队。跳秧佬鼓舞的人既是舞蹈者,同时也是伴奏者,具有双重身份。这也是秧佬鼓舞这一民间祭祀性舞蹈与其他民间舞蹈最大的不同。秧佬鼓舞音乐节奏性较强,热烈粗犷,震撼人心。  有关该舞的历史,无文字记载,相传很早以前,村里上等人死了以后,村民们便挖一个洞,然后把死去的人抬进去,连同抬的人一起埋葬。村民们为了悼念埋在洞里的人,就打起鼓、跳起舞以示哀悼。秧佬鼓舞就这样产生了。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