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75993
大小:4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关于学生自主互助参与学习教学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学生自主互助参与学习教学研究报告姓名:顾成进学号:08091045一、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其本质特征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讲:从教的角度看,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意识的自觉发挥,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的积极发挥;从学的角度看,自主学习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趣为导,自主探究”的教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手
2、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学生自主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强调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学习主体能自主选择目标和内容,自主支配学习时间,能动地调控学习策略和方法,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意识、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得到培养,从而使其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开展《自主互助参与学习教学研究》的课题实验的目的旨在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挣脱阻碍学生主动发展的束缚,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还学生主体参与的权力,实现学生主体、主动,创新可持续发
3、展。.---为了实现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的目标,我们不能满足于仅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必须对我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参与的现状进行改造,实行自主参与,探索一条适合于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并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路子,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目标(2)研究意义1.实践意义本课题立足于实践操作,运用行动研究法,边行动边研究,积累有形的教育经验,如教学实录、经验总
4、结、论文等音像资料或文字。①如何观察学生,发现并确认每个学生的兴趣和才能,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学生自主参与的前提。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不同,其素质结构不可能是千篇一律,其知识水平、能力基础、对待学习与生活的情感态度、评判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的价值观等是不同的。我们将据此为每位学生设计培育方案,实现每一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②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自主参与的行为、心理特征,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等,都有很强的交流、借鉴意义与推广价值。2.理论价值①.---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
5、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有三个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活动主体的明显标志。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得到体现,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②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减负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可分为“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两类。在被动学习的
6、状态下,学习者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意义、效率和效果,他们只有学习的压力而无学习的动力,只有学习的苦恼而无学习的快乐。而学生在主动学习状态下所产生的学习效率则截然不同。面对同样的“学习量”,主动学习者的学习时间短,学习质量高,精神面貌也好。故而,我们认为“减负”就其实质而言,涵盖着两个层面:一是减轻学生知识学习特别是书本知识学习的重负;二是减缓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抑,解放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自由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可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较为系统的实践是从60年代开始。
7、70年代,自主学习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的教学中。到20世纪80年代,国外研究者基于对影响自主学习的诸多因素的分析与整合,陆续提出了一些自主学习的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个流派:(1)麦考姆斯的自主学习模型;(2)温内和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型;(3)齐默曼的自主学习模型。这三个自主学习模型,确立了自主学习的基本操作: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和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英国伦敦大学迁尔喜学院亚瑟·莫里斯·路卡斯教授曾着重研究了“探索式”教学,他指出:运用探索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
8、题、分析问题,使他们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进行科学实验的本领,此教学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许多学校对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了一些理论与实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科研所经过几年地努力,构建了“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