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ID:28074051

大小:7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_第1页
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_第2页
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_第3页
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孙勇(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皮肤科辽宁葫芦岛125001)【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385-02【摘要】中药治疗黄褐斑168例,基木治愈率28.57,显效率31.55%,总有效率60.12%;对照组53例,采用维生素C和3%,氢醌霜外用治疗,基木治愈率7.54%,显效率15.09%,总有效率22.63%。两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治疗黄褐斑,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关键词】黄褐斑中医药袪斑汤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严重影响美容。其主要表现

2、为淡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对称分布于颊、额、鼻、唇等面部皮肤。现代医学目前尚缺乏满意疗法。笔者自拟方剂治疗168例,获得满意疗效,并以维生素C及外用3%氢醌霜治疗53例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黄褐斑的诊断标准参照文献中前5条判定: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女性多发;④病情有一定季节性,夏重冬轻;⑤无明显内分泌疾病,并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由于暂无条件进行光密)1.2临床分型参照文献中的按皮肤发生部位分型法分四型:①蝶形型;②面上部型;③面下部型;④泛发型。1.3纳入标准凡符合

3、诊断标准者,年龄在18-35岁间的男女,自愿作为受试对象者,均可纳入。1.4排除病例标准①年龄在18岁以下、55岁以上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对方中药物有过敏史者;④伴严重的内分泌疾病者;⑤未按要求服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1.5病例资料221例黄褐斑患者均为专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68例,男4例,女164例;年龄21-52岁,平均35.6岁;病程3月-19年,平均4.3年;115例属蝶形型,占70%,•其余为其他3型。对照组53例,男3例,女50例;年龄22-48岁,平均36.0岁;病程3月-21.4年,平均4.5年;35例为碟形型,占70%,其余为苏

4、他3型。全部病例均有夏重冬轻、日晒后加重史。两组患者临床分型、病情程度、范围大小、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o2治疗和观察方法2.1治疗方法中药治疗组熟地15g、女贞子15g、山茱萸15g、当归12g、薏苡仁20g、白附子6g、桃二10g等组成,每日1剂,煎2次,合并煎液,分2次早交空腹温服。对照组:维生素C0.2g,日服3次。两组均为外涂3%氢醌霜于色斑处,早晚各1交。两组均1个月为1疗程,连用3疗程。两组在治疗期不另用他法治疗。2.2观察方法评分方法和标准参照文献中的第4项。评分下降指数计算方法: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胃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

5、积分。皮损面积以cm2为单位记录,按评分法中的轻、中、重每周分别记录1次色素变化情况,以此来进行两组疗效和吋间比较。2.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基本治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90%,颜色基本消失;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8。显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60%,颜色明显变淡;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5。好转: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30%,颜色变淡;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无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小于30%,颜色变化不明显;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总有效率以基本治愈加显效计算。2.4统计学方法四格表χ2检

6、验。3结果3.1治疗结果治疗组总奋效率60.12%,对照组22.63,两组比较差异奋显著性(χ2=24.96,P<0.01)。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3.2两组治疗吋间比较见表2。表2两组治疗时间比较(-x±s)天*t=1.728,P>0.05;**t=18.46,P<0.01;***t=27.43,P<0.05。两组基本治愈吋间差异无显著性(t=1.728,P>0.05),而显效及奋效吋间差异有显著性(t=18.46,P<0.05),而显效及有效吋间差异有显著性(t=18.46,P<0.01;t=27.43,

7、P<0.05)o3.3不良反映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各见1例使用3%氢醌霜外涂面部奋轻微发红伴热感,余均未见异常反应。4讨论黄褐斑为色素沉重性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不冋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面部美观,尤其是女性面部美容的最大困扰和烦恼之一。50%-75%的孕妇可出现此病,30%的可以持续10年以上。黄褐斑为多因素致病,其病因病机十分复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黑色素的形成是酷氨酸的一系列氧化反应过程与体内生化过程、物理环境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在此过程中,任何环境发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