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

ID:28070762

大小:73.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浅谈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_第1页
浅谈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_第2页
浅谈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_第3页
浅谈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_第4页
浅谈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摘要】本文以中国历史《难忘九一八》一课的实践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体会。【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8)12—0106—02教育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堂教学。教师如何通过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受学生欢迎,且效果明显。但有时事与愿违,课堂教学无效现象或低效现象是一些教师的心头之痛,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更是迫在

2、眉睫,因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关注。如何进行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应以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观、新的课程评价观去教学,以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笔者现根据自己执教的中国历史《难忘九一八》一课的实践为例,谈谈有关有效教学粗浅的看法。一、正确认识教材,合理使用教材。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课堂普遍存在着教师死教教材,学生死读教材,考试死背教材的现象。教师把教材奉为“圣经”,并以此来“规范”教学,教师只能扮演“传声简”的角色,在教学中按照课程的严格规定,亦步亦趋,很少发挥教师g主

3、性,使教学缺少活力,教师教得辛苫,学生学得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不想学、不愿学。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木”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发展。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随之变化:“一标多本”取代“一纲多本”。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鉴于此,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做到对教材内容的加工、整合。教师应让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识欲望;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己有的经验与体验之间的联系;搭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教师要构建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即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只见树

4、木而不见森林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让学生们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教师上课时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屮,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我在教授中国历史《难忘九一八》一课时,导入时播放低沉悲怆的歌曲《松花江上》,将歌词投影在大屏幕上,学生仿佛被带到了三十年代初,中华民族危机时刻,一个个露出

5、沉浸在乐曲中肃穆表情,有效的课堂导入犹如乐师弹琴,第一音符就悦耳动听,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三、进行探究式的历史教学首先,用心设计问题,追求探宄活动的有效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耍,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恰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启发思维,进而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之以容,然后尽其声。”在历史教学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用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宄铺路。探宄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包括发现问题

6、、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收集信息、寻求问题结论等一系列环节组成。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宄活动,学生则是探宄的主体。问题情境设计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强的心理,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的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考虑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想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屮,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上要呈现梯度,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解决问题,使其感受探究中增长知识的喜悦。例如,该课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

7、安事变?”这一疑难问题,就可以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化难为易:①西安事变发生后,出现了哪几个不同主张的政治派别?②各派政治力量的不同主张及其实质是什么?③杀蒋可能会导致什么局面出现?不杀蒋呢?④可见,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基于什么原因?这样,通过巧妙设计一些过渡性和递进式问题,架设思维的铺垫,引导学生运用己有知识最终圆满解决疑难问题。这种分层次、构建思维“阶梯”的提问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疑难知识的理解,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其次,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探究性教学的关键。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

8、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强调的就是在教学巾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长期以来,许多教师满足于把事先设计好的教案灌输给学生,灌输完了,教学任务也完成了。教师不愿意课堂上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打乱教学设计,从而忽略了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