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

ID:28042695

大小:68.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_第1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_第2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_第3页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李万军(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中学四川广元628400)【摘要】创新教育己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探索经验,同时积极的借鉴同行的优秀成果,特作以下探析,权作引玉之砖,以期为数学课堂的优化和学牛创新能力的发展进献微薄之力。【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能力涵义备课巩固优秀品质优化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J621(2014)05-060-01创新教育己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趋势。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2、。就学校教育而言,创新教育尤其适合数学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意义重大。一教师应积极探究创新教育的涵义。“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木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实施教育,让他们依据一定的教育规律和数学能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并非脱离教材,或者是让学生天马行空,一般,一个合理的发现,一个别出心裁的视角都属于创新教育的范畴,创新性并非是别人没有触及的,而是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新颖,教师应积极挖掘教材,把教材的内容和时代性紧密结合,让学牛在主动探究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培

3、养创新能力;一种宽松。愉悦,合作和竞争的氛围,有利于创新环境的形成,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结合自身爱好去学习,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智慧和想象能力才会最大程度的被激发,,学牛在合作中,通过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去弥补自身缺陷,提高学生的陈诉己见和合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整体的创新能力,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二积极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所在,不论你是叱咤讲坛的老教师还是初步接触讲坛的新手;不论你是传统式备课还是利用现代教育工具实施备课,备课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备课,你可以查漏补缺,然后你才能信心满满的走入课堂,只有能”

4、传道、授业、解惑“,才是真正的教师。那么,备课需要准备什么呢?作者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备起点。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起点要有度,采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感觉过于简单,难免索然无味;起点过高,学生又让学生感到难度太大,进而对数学产生畏惧心里。2备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应围绕重点展开,结合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加强理解和便于接受。3备难点。所谓难点,就是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点。难点和重点有很多重合点。备课吋要全面了解教材,依据大纲的客观要求

5、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来确定,对于一些难点问题,要细致的探究,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可以采取一些比较直观的方法,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渐进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而且可以起到化繁为简和各个击破。4备交点。即新I口知识的接入点。数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各个章节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只有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切入点才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解决有关问题。5备疑点。针对一些容易混淆和容易犯错的知识点,备课吋要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明确疑点,充分准备。由于教师的局限性,学生的思维和具体能力有不尽相同,因此,对于疑点难免有误差。作者认为:应积极准备,

6、有目的的设置悬念,让学生在启发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和解疑答惑。三巩固知识。知识的巩固是教学过程的终点,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深化表面现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途径有以下四种。1、巩固性练习:对知识加深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对于i些基础知识点可以终点训练,对于一些验算和定理明确有关步骤和技巧。2、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可以比较双方的异同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双重目的。3、变式练习:引导学生走出亦步亦趋的怪圈,针对同一问题,变换思路和思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基本关系的理解。4、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除了掌握特定的学习方

7、法以外,让学生结合新I口知识,用统一和辩证的思维去探索多种学习方法。言而总之:以上三种方法只是作者的日常教学中的一些体会,然而他们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具有一定的联系性,需要适吋和适地的使用,效果才能凸显,然而数学的创新性学习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致,需要我们初中数学教师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信念,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迎难而上,积极挖掘自身潜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优秀的品质进献微薄之力。参考文献:⑴赵彦魁;沖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甘肃联合人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2期{2}聂栋森;;如何从生活视角提升数学创新能力[J

8、];数学教学通讯;2011年06期⑶闫福军;;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