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42440
大小:6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7
《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刍议〜此文发表在《顺德教育》XX年第四期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刍议顺德一中大良校区郭谦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者试图通过设计“研讨与练习”,一方面呈现自己的编写课文的意图和目的,另一方面为学生自学课文和教师教学提供思路和参考。因此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对课文教学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也如此,绝大多数教师都会依据“研讨与练习”来设计教学方案,指导学生自学的。也许是过分依赖那些“研讨与练习”,我们在
2、使用过程中渐渐的遇到了诸多的不便和尴尬。为了找到原因,我们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教材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反思,并征求了许多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大家认为,教材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设计目标和方式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此,笔者暂不谈其好的方面,只就其不足之处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对教材的这一部分内容的修订,提几点改进意见。一、不足之处第一,提出问题的语气缺乏亲切感。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大部分是用严肃、正统的公务(文)语气提出的,如“朗读全文,
3、着重朗读最后三段,看看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引发出对生命的哪些思考。试就这些思考再从生活中举出一两个事例。”(七年级上《生命生命》)“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七年级下《孙权劝学》)这些问题本来是为学生自学课文提供思路和参考的,但这种公务式语气,无形中在学生与文本之间设置了情感障碍,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的兴趣。第二,前后问题之间缺少有机联系。“研讨与练习”中的问题,单个看很漂亮,用词遣句十分严谨,但是如果把它们作为整体去审视,就会发现问题之间没有形成序列,
4、很多题患有“孤独症”,没有为学生做题提供明确的思维路径。做前面的题不能为做后面的题提供支持,做后面的题也不能强化对前面问题的理解。比如七年级下《安塞腰鼓》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第一题,编者的编写意图是想让学生通过诵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是相互统一这一特点,来加深对排比和反复修辞作用的认识、理解;第三题,编者是想为学生提供一些语言知识,了解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并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这两道题是可以归在一起的,因为两道题阐述的是同一内容,对学生的要求也差不多。而第二题“联系上下文,品味语句,回答括
5、号中的问题”,是让学生从思想内容方面去思考问题。这道插在上述阐述同一内容的思考题中间的题,自然就阻断了第一题和第三题的联系,学生如果按照问题的顺序去思考问题,就很难有清晰的思路。第三,部分问题的设计过深过难,学生无法理解和解答。如“朗读课文,试用你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七年级上《紫藤萝瀑布》)“课文中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
6、么新的认识?”(七年级下《最后一课》)这样的问题,编者编写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尚且困难,更不用说回答。如果硬要回答,教师只好把教参上的答案抄给学生。可是抄来的答案,对学生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又有什么用呢?二、几点建议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感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对于日常教学的重要,所以希望它能编得更人性一些,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具体说,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应强化以下三个功能。(一)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先导。有趣的问题会像磁铁一样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索。
7、那么怎么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初中生不过是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正处在生理渐渐成熟,心理不太成熟,不太懂事,不很安分却又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年龄。如果读练习题有如同老朋友谈话的感觉,就会产生被尊重的感觉;反之,如果读题目如同接受他人的命令,就会产生逆反心理,题再好也没兴趣做。其次,问题要新颖,有挑战性。青少年最爱幻想,喜欢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我们的问题编得既新颖有趣又富有挑战性,学生就会从内心产生学习的欲望。如《香菱学诗》(九年级上)一课“研讨与练习”
8、的第二题'香菱学诗可谓如痴如醉。从课文中找出有关描写语句,体会这些描写的传神之处。”题目本身没有引人之处,加上编者又是用公务式的语气提出问题,让人感觉乏味。如果把题目改为:”在课文最后一段作者说(指向明)‘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如梦中得了八句。’你认为‘梦中得诗’有可能吗?联系课文说说你的看法。”这样,题目有了诱惑力和挑战性,加上解题目标明确,学生就会乐意去做。再次,问题要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不喜欢某篇文章,往往是文本与学生之间有较大的距离,而通过练习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