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公民肖森的上书

1960年公民肖森的上书

ID:28034874

大小:19.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1960年公民肖森的上书_第1页
1960年公民肖森的上书_第2页
1960年公民肖森的上书_第3页
1960年公民肖森的上书_第4页
1960年公民肖森的上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1960年公民肖森的上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1960年公民肖森的上书  笔者XX年在太原旧货市场淘到1册太原市公安局废弃档案。这54页故纸,有太原公安局及个别分局文件17份29页,复制笔迹等罪证25页。立案23件,包括投寄反动、污蔑信件12起26封,散发反动传单6起136张,书写反动标语2起3处。发案时间1956年6月1起,1959年2~3月4起,时间不明1起,其余17起均发生在1960

2、年。文件形成时间是1960年4月至1961年8月,诱发主因是严重饥饿。涉案者身份和文化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很有政治头脑。有对大饥荒惨象的描述,也有对错误政策体制的诊断,有对不挨饿日子的怀旧,也有对自由的憧憬,有对灾难制造者的诅咒,也有对夺命元凶人性的拷问……这些良知未泯的人,一致诉求是改变。为了改变,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展现了悲壮的人格美。在只允许歌颂形势大好,庐山会议进而阻断言路以后,以公安档案这一特殊形式,保留了特殊年代山西严重饥饿时的民间声音,弥足珍贵。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

3、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以下是该废弃档案的最后6页,是其中因粮食和三年大饥荒引发的23个“反革命”案件的最后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肖森”,给国家主席上书,是完全合法的,但成了“污蔑信件”。太原市公安局1960年“11月26日接到市委转来中共

4、中央办公厅收到署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肖森’写给中央刘主席的信件一封”后半年多,仍发出“关于查找给中央主席写污蔑信件肖森下落的通知”,当作危险分子广泛追查。这种危险遭遇在肖森意料之中:“本来不敢写,害怕自己被用犯罪的名义而处死”。  有人说肖森是当时山西粮食厅的副厅长,待核实。这位有良知和独立见解的公民,对大饥荒情况的反映,对干部特权、走后门等现象,对军事与民生、农业与工业、学校比例的失调的失误,看得很准,不久上面也做出了政策调整。而肖森洞察到的个人崇拜、对人民压得太严等根本性、体制性问题,则变本加厉,酿成了不久之后文

5、革的悲剧。  信封如下。4页信纸上写(为保留原貌,原文中不规范的字、词用法不做改动):  主席:你们好,祝你们身体健康。  我写这封信,是经过了长期的考虑的,本来不敢写,害怕自己被用犯罪的名义而处死,但是由想活着也没有意思,因此我现在感情很冲动,提起了笔开始了写。  ,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

6、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首先声明的,我写的一些事,是真实的,但可能你们不大满意,我并不是抱有什么野心,可能你们会把我的意思领会错,先提明,而是想让你们知道一下下面的真实情况,是否可以改变。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也有这个责任,因为有很多人是有这种言论的。为什么不向下级领导提呢?因为我感觉这些问题提出来,他们会给我扣帽子,说了反派等。可能你们很忙,但我还是告诉你们的好。  1.城市人口的增多,使农村人口到了城市的工厂内,而农村劳动力缺乏,

7、又加上修水库等等的工作,对收成上受了很大损失,工业是发展了,比过去增长了几百倍,全国各地举目可见,但是有些盲目了,工厂多,原料少,供不应求,在近两年内非常明显,有很多工厂因为没有原料而停工,大几千人浪费在那里,尤其是纺织厂更为明显,机械工业也是如此,只有国防工业在制造着。中国现在不应该再造工厂了,当然中国没有的工厂,还是要造的,应巩固现有工厂,发挥现有工厂的力量。也不要当好战份子,把大批的东西用到制造国防用品上,使国家市场空虚。  2.粮食是人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而现在的人吃多少呢,总的说是不饱。因此不管工人、农民,干劲

8、不大,有时间都化费在吃的上面,如有的农村吃四两,山西干部是八两,大城市也如此。这能吃的饱吗,尤其是青年人,正在发育期间,又要运动,副食没有,市场空空,全国各地,到处控制的严格,有时出去,会饿着肚子作事。到处的碰到叫化子,尤其在饭店极多。不知你们怎样考虑问题?我想你们也可以实际试验一下,八两的饭(这是全国普遍的)能吃饱吗?为了充分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