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28979
大小:7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7
《嵩山文化教材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课时课题:嵩山历史文化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登封市嵩山文化、历史文化。屮岳嵩山被称为五岳之尊、万山之祖,古称外方、崇高、嵩高等。嵩山西起龙门,东至郑州,长120公里,绵頁于黄河南岸,自西而东由万安山、紫云山、大苦山、当阳山、少室山、太室山、五指岭(浮戏山)等组成。主体太室山、少室山位于登封lU境内,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1495米,少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8米。嵩山位居天中,有“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山”、“中华民族的父亲山”、“东方的奥林匹斯圣山”等赞誉。禅宗祖庭,道教洞天,儒学圣地,武林盟主,天地之中,五世同堂,齐集嵩山,因此我们只能以仰视的角度来审视嵩山。一、历史
2、文化远古时代,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伏羲画八卦、二郎担山赶太阳等众多神话传说,在嵩山地区都留下了回响的遗迹。距今9000年到7000年的裴李岗文化在嵩山地区有43处遗址,数量之多,分布之密为全W之冠。距今4500年到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在嵩山地区更是星罗棋布,王城崗、八方遗址、颍阳遗址、杨村遗址、君召南洼遗址分别是全国和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时期,人文始祖黄帝诞生于嵩山余脉风后岭十*的轩辕丘,战胜蚩尤建功立业,一统华夏后定都于嵩山脚下。唐尧、虞舜的重大政治活动在嵩山地区的也很多,遼晚年数次到登封箕山拜访许由,留下了箕山、颍水、洗耳泉、饮牛坑、许由冢等文化遗存,后来帝
3、尧巡狩阳城,并以百岁之高龄驾崩于嵩山脚K的登封阳城。舜帝传说曾到登封负黍城经商和到嵩山访贤大禹。大禹身为崇伯鲧之子,继承父亲未竟的治水大业。十二年屮,大禹1过家门而不入,为把嵩山南麓的洪水疏异入黄河,他即化为力大无比的黄熊丌凿轩辕关,并和龙子约定闻鼓饷夫。一次涂山娇发现大禹身化黄熊的秘密,遂化为石,并石破北方而生启。现仍屹、'/:在登封区周M的启母石、汉阙正足这一历史事件的明证,iflJ嵩山主体太室山、少室山也因大禹的两个妻子涂山娇、涂山姚分别居住其下而得名。距今4000年到3000年,嵩山地区是夏商周三代立国的中心,禹都阳城,启都阳翟、斟寻、汤都西亳、商都郑州、东都洛邑环嵩山而立,
4、一举奠定了嵩山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不可取代的中心地位。周武王灭纣后,在太室山祭天,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封禅活动。历代帝王不断游历嵩山,留下了不少佳话。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礼登嵩山,拜谒启母石后,率众自东边登上一座山峰,听到大呼“万岁”之声时,“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语”,有大臣就献媚恭维说:“这是中岳山神在迎接您。”汉武帝当下龙心大悦,于是就命名这座山峰为“万岁峰”,并在峰上建/万岁亭”,在峰下建“万岁观”。同时,命令枸官大规模增建祭祀中岳山神的太室祠,并划山下三百户居民设立崇高县,免除一切赋税、徭役,专门奉命祭祀岳神。从此,“山呼万岁”就成为一个成语沿用了几千年。北魏太和十
5、八年(495年),孝文帝巡幸嵩山,亲作《祭嵩高文》,致祭中岳。唐高宗一生和嵩山关系密切,在皇后武则天的陪同下曾三来嵩山。永隆元年(680年)唐高宗第一次游历嵩山,他亲谒少姨沛、嵩阳观、启母沛,拜访了著名道士潘师正,并为其建隆唐观、精思观、寻真门、仙游门。永汝二年(683年•),唐尚宗和武则天再次光临嵩山,他们游幸率天宫、少林寺,派人祭祀嵩岳、少室、箕山、具茨山等。弘道元年七月,唐高宗下诏当年十一刀封禅嵩岳,并在嵩山极顶峻极峰上修建了圆径五丈、高九尺的登封坛,在城西少室山下万羊岗上修建了封祀坛。不久唐高宗车驾幸临嵩山奉天宫,准备来年封禅屮岳,但不久就因身体不豫而T令罢封。大周女皇武则天
6、对嵩山情有独钟,一后曾八次游历嵩山,前三次都是陪同唐高宗而来。公元696年,当她第四次驾临嵩山时,她登封中岳的大愿终于得偿。一向把嵩山作为精神寄托的武则天,在这里向世人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圣历二年(699年)春,武则天第五次动身驾幸嵩山,这次她撰文并行书了大周升仙太子碑。圣历三年四刀,武则天再幸嵩山三阳宫避暑,五川癸丑,因武则天疾病康复,遂宣布大赦天下,并改元久视,大宴群臣:于石淙河,并命随从的太子李显、相王李旦、梁王武三思、内史狄仁杰等16名随臣各赋应制游石淙诗一首。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游幸嵩山,并夜宿少林寺方丈室,当天晚上写下一首诗作:“明日瞻中岳,今宵衍少林
7、,心有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然后,他乂游历了会善寺、嵩阳15院、屮岳庙、峻极峰,临走时,乾隆还将越南贡品9只玉如意赐于屮岳庙道士收藏保存,作为震山之国宝,专供每年祭祀之用。第二课时课题:嵩山天文文化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登封市嵩山文化、天文文化。周王朝建立后,周武王认为嵩山是天室,并在此祭天。成王继位后,摄政的周公遵照武王的遗嘱营建新都洛邑。在^卜盛行的时代,周公一方而做洛邑位居地中、“求地之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