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

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

ID:28013332

大小:7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_第1页
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_第2页
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_第3页
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_第4页
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写实主义绘画是一个源自西方的具有深厚传统的艺术流派。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写实绘画属于具象艺术。即艺术家通过再现客观事物的外部真相,寄予主体以强烈情感,以符合人们的视觉真实和审美感受。写实主义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库尔贝说“我认为绘画本质上是种具体的艺术,只能描绘现实的和存在着的事物”。他运用写实的手法,确立了以生活的真实作为创作依据的原则,成为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绘画的创始人。“写实主义”译自英文realism,这同一个单词乂被汉译为“现实主义”。在英语屮作为同一个英

2、文单词的realism,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在屮国冇着不同的含义,前者属风格学范畴,后者属社会学范畴。这种含义上的差别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演化。写实主义绘画及其艺术思潮被传入和引进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从最初作为异质文化遭排斥,再到作为拯救中国传统绘画的良药被引进,最终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统成为中国美术教学和创作的重要标准,写实主义的发展构成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主干,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美术的代表性成果。纵观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写实主义在屮国的发展可分为最初的肇始期(明清时期)、发展和确立期(淸末民

3、国到解放战争时期)、主流和全盛期(解放后到80年代)、多元期(90年代之后)。肇始期一一西风东渐根据确凿的文献记载,西方写实主义艺术传入中国发生在明代万历7年。1579年意大利耶酥会传教士罗明坚首次把油画携入广东境内。当时,西方一些传教士积极参与天主教在东方的扩张,他们在传教过程中把西方的科学和文化连同汕画一并传入中国。利玛窦通过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及“文化传教”的手段,使西方“笔致精细”的写实性绘画引起中国皇帝和上层官儒的兴趣。另一个传教士画家乔万尼在澳门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传授西方绘画的学校,培养了一

4、些早期的屮国写实主义油画家。这些传教士及其中国弟子在我国南方珠江口岸建立了稳固的传播基地,并以此为据点不断向内地渗透,为日后西方油画在中国南北经济重镇的兴盛奠定了初步的文化移植、社会影响和人才基础。如果说明代传教士的功绩在于开拓了两方油画在中国的东渐之路,那么到了清代,随着中国皇帝对传教士油画家的御用力度加大,西方油画家开始聚集帝国的宫廷,北京遂成为屮国油画的重心。而南方则因中西经济交流的加深和历史积淀,民间油画家也逐渐增多和成熟起来。至此,清代油画形成了南北并峙的局面。中国皇帝对西方写实绘画的青睐,既有

5、其彪炳文治武功、追求享乐和宫廷时尚的目的,也缘于由透视、明暗等写实手法构造出的逼真效果的吸引,乾隆皇帝意识到,“至于写真传影,则可用油画,朕备知之”。为了取悦屮国人的审美习惯,一些画家试图采用折衷的方式来处理画面,如降低强烈的明暗光影,增加画面的装饰性等,郎世宁即其中之一。有迹象表明,早在明代,油画的发展就已出现中西融合的倾向,许多作品兼具西方油画的材质美感和中国人物画的写意神韵。这就为西方写实艺术在中国的传承作了一些有意思的早期探索,也为后来写实艺术在中国的兴盛预演了一套观念和思路。康有为就曾建议中国画

6、家采用郎世宁的路子。屮国皇帝的御用对写实绘画在屮国的传播起了一定的艺术赞助作用,但作为西方宗教和商业扩张的副产品,其影响毕竟有限。中国独立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体系对一切外来样式具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性,西方写实主义美术的“他者”进入,起初遭到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诋毁和蔑视。在长达数百年的整个肇始期内,写实主义画风并未引起中国主流画家的重视,在屮国的发展十分缓慢。发展和确立期美术革命十九世纪后期,随着两方列强的入侵和日本的崛起,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在急切求变的改革者眼屮,理想的新艺术必须是西方模式。最早旗帜

7、鲜明地提出对中国美术进行变革的是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三位思想家一一康有为、蔡元培和陈独秀。他们对中国美术除旧布新的理想规划,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途径:写实改造中国画。其从社会学角度切入艺术领域的深层潜目标含有政治变革的意图。从那时起,西方写实主义美术开始受到我们的垂青。值得注意的是,那时我们对写实主义美术的学习,着眼点在“写形”的形式语言和对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祌的追求。辛亥革命后,一批批艺术学子满怀报国之志和学习西方美术的渴求游学海外。早期到西方学习写实绘画的代表人物是李铁夫和周湘,他们成为近代中国西画和美

8、术教育的拓荒者。紧随其后,东渡日本的代表人物有李叔同、陈抱一、汪亚尘、许幸之等,留学欧洲的有吴法鼎、方君碧、蔡威廉、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颜文梁、吴作人等,刘海粟也到欧洲考察。从20年代起许多留学生相继回国,或办美术学校,或从事教学,成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及艺术教育的骨干力量,尤以徐悲鸿(1895—1953)的影响最为深远。徐悲鸿的艺术思想基本是在一条由传统到以写实为基础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法国学院派写实主义的影响及改造中国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