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08799
大小:1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绿色的金鱼》教学设计浏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绿色的金鱼》教学设计浏览 《绿色的金鱼》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金、课、了、条、世、界、吗、现、以、后”10个生字,会写“了、会、后、我”4个字,学习“竖钩”“斜钩”两种笔画。 2.通过图文对照,理解教师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发明能力。 (三)价值观: 培养学生创
2、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内容分析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这首诗歌写“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满意我的回答,奖给我一颗红五星。课文教育学生从小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难点是理解老师为什么会满意我的回答。本课教学老师需要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绿色金鱼图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配乐课文录音,安排学生准备彩笔和画纸。 三、学生分析: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不能
3、抹杀学生想象过程中迸发出的绚烂的火花。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只能提高语文素养,而且能极大地发挥他的想象力,这对他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益的。 四、设计思路 激趣引入,充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金鱼?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并粘贴“绿色金鱼”图片。)世界上没有绿色金鱼,可有一位小朋友却把金鱼涂上了绿颜色。(画一小朋友)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从《绿色的金鱼》这一课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1.请同学们自身借
4、助拼音,试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2.指名学生读课文,鼓励学生认真听,能听出错误并大胆纠正。 3.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4.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整体感知。 过渡语: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真不简单!我们鼓鼓掌,对自身表示祝贺!《绿色的金鱼》这篇课文也像我们前面
5、学过的几首诗歌一样,有几个小节组成。现在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查一查,它有几节组成,并动手标上序号。 1.学生自身动手给三个小节分别标上序号。 2.同桌互查对错。 3.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自由选择小节读课文。 (师:全文有三个小节组成,你最喜欢哪个小节?下面,我们分小节读课文,喜欢第一小节的同学一齐读第一节,喜欢第二节的就一齐读第二节……) 四、细读,理解感悟课文 (一)图文对照说图意。 过渡语:编写这本书的叔叔阿姨们为这篇课文配上了美丽的图画。(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让我们边听配乐课文录音边看图。你能用自身的话说说画面内容吗? (二)用引读法,师生配合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6、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学习第一小节 ①师读:“图画课上,我画了一条金鱼。老师看了看说些什么?” 生读:“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②教师说的话怎样读? (启发:“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感到怎样?) ③指导学生读出询问、亲切的语气。 2.学习 二、三小节 ①师问:“我听了笑着说了什么?” 生读:“我喜欢绿色的金鱼,以后会有的。” 师问:“老
7、师听了我的话后,是怎样做的?” 生读:“老师看看我,点点头,满意地笑了。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 ②理解内容: 过渡:老师看到“我”画的绿色金鱼,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我们再来读读“我”说的话。 ③电脑课件(小黑板),出示“我喜欢绿色的金鱼,现在没有,以后会有的。”这一句话。 让学生反复读后,说说“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小朋友。 五、实践活动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