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

ID:28005766

大小:1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7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_第1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_第2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_第3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_第4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  优秀资料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自然界的物质性;(2)物质的含义;(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运动的含义;(5)静止的含义;(6)规律的含义;(7)运动是有规律的;(8)规律是客观的。  理解:(1)世界的物质性;(2)自然界是物质的,不是上帝和神创造的;(3)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4)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5)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7)运动和静止的关

2、系;(8)规律的客观性。  分析:(1)联系当前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2)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用课本知识分析,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能力目标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

3、如下  (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4)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  (2)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  二、重点、难点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2、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有助于

4、我们全面理解,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物质又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  四、方法点津  (1)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解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规律与现象的区别与联系。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2)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目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在处

5、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存在哪些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  五、知识点整合  第一框题 世界的物质性  (一)世界的物质性  1、内容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都是物质的)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总之,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备注: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3、物质的含义:哲学上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注意:哲学上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联系:两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世界

6、的物质性原理的几种说法: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③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④世界统一于物质;⑤世界是物质的。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例1】我们应这样认识物质概念(A)  ①它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它是在概括万事万物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即客观实在这一共同根本特性的基础上形成的 ③它是世界的本质 ④它

7、是抽象的、虚幻的东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④  【例2】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新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最终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系统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如果仅凭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是因为(C)  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