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从看到到感知.doc

48.从看到到感知.doc

ID:28001755

大小:37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48.从看到到感知.doc_第1页
48.从看到到感知.doc_第2页
48.从看到到感知.doc_第3页
48.从看到到感知.doc_第4页
48.从看到到感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48.从看到到感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48.从“看到”到“感知”——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中高段美术欣赏教学【摘要】当今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是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欣赏作为图像识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因为缺乏对直观形象的理性分析,致使他们对欣赏内容的理解只流于“看到”的层面,很难形成真正的美术素养,这就需要学生“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利用各种感官来对欣赏内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探究,把“看到”上升到“感知”层面。【关键词】小学美术图像识读美术欣赏新的教育背景下,美术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指导美术教学的方向标。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是:

2、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美术是视觉的艺术,图像识读在核心素养内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随堂欣赏作为图像识读的最直接方式,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欣赏有专题欣赏和随堂欣赏两类,当今所有的美术课都有随堂欣赏的教学环节,在具体教学中“欣赏•评述”领域的欣赏应该贯穿所有的课堂。而欣赏并不仅仅是要“看到”,更是要把“看到”上升到“感受”的层面。“看到”和“感受”有着根本的不同,“看到”只是表象的东西,而“感知”却是用心去细细品味。核心

3、素养背景下的美术欣赏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和体验,寻找和发现作品的灵魂,在此基础上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并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感受和修养。以下是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美术欣赏的浅见,希望对一线上课的美术老师们有所启发。一、眼到——在欣赏中形成直觉感受小学中高段学生已经掌握了美术欣赏的一般方法,他们可以从作品题材内容、表现形式、作品带来的感受等几方面入手去欣赏一件美术作品。学生对画面的直观感受和理解是以以往的知识积累为基础的,所以欣赏的时候教师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鼓

4、励他们认真观察,从“粗尝”到“细品”,以便学生形成直觉的审美体验。案例:浙人美五年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课,探究环节其中一张图片选用了《睡莲》(图1)这一作品的局部。基于四年级对点彩画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就能看出这是一幅油画,表现的是水中摇曳的睡莲,画作中光与影的关系表现的非常巧妙,也能从绘画技法上猜到可能是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点彩画派中有一位画家擅长画不同时间光照对景物色彩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草垛》、《日出•印象》等,《睡莲》是他的系列作品之一,学生不难从绘画风格上猜出这个作品的作者就是法国的莫奈。▲图1《睡莲》▲图

5、2《春如线》一、心到——在联想中形成理性分析 “心到”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把自己看到的表象材料通过联想,进行理性的分析,内化成新的审美体验。这个过程是由“看到”到“感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人们对抽象事物的解读通常都是通过联想来实现的。案例:浙人美四年级《线条的魅力》一课教学片断,幻灯片展示林风眠的中国画《春如线》(图2)。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生:一堆杂乱的线条。师:什么颜色的线?是直线还是曲线?紧张的还是舒缓的?生:有黑色的、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线和一些点。生:弯曲的、密密麻麻的、有浓有淡。生:好像很轻柔,丝丝缕缕,盈盈缠绕,师:

6、它们像什么?生:这些线还像春雨,轻轻地柔柔的。生:绿色的像早春时节在微风中飞舞的柳枝,飘逸的,虚幻的,梦境一般的美。生:黄色的像迎春花,红色的像是桃花,我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春如线》这幅作品千百条浓淡相宜的线条,密不透风的铺满整个画面。丝丝缕缕,盈盈缠绕,线条中点染几点桃红翠绿,春的气息一时间扑面而来。画是抽象的,但却把春之韵表现的淋漓尽致,学生对于《春如线》这幅作品的理解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通过联想来实现的。三、口到——在评述中提高美术语言表达能力 美术欣赏活动是对艺术作品进行评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大胆的说,自由

7、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传统概念里的随堂欣赏,只注重教师讲解的欣赏课,即使讲得再生动,往往也只是流于表面,不能使学生真正进入审美状态,积极参与欣赏活动。欣赏时教师的讲解是必需的,但教师的讲解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欣赏,更不能代替。案例:在浙人美六年级《纸塑》一课教学的导入部分,我选取了教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旋律》(图3)、《帆》(图4)、《假山》(图5),用PPT展示时不出示作品的名称,让学生在不知道作品名字的前提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并给它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这个环节的图片安排由易到难,步步深入,意图让学

8、生领会这件雕塑背后的真实意义,激起对作者作品的表达上的共鸣,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表现形式。在欣赏雕塑作品《旋律》时,学生给的答案是各种各样的,“我看到了一个拉大提琴的人,从人物动态来看他拉得很投入,我给这件作品取的名字叫《拉大提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