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

中国的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

ID:27963938

大小:101.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的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_第1页
中国的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_第2页
中国的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_第3页
中国的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_第4页
中国的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的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距今七八千年实行禅让制尧舜禹时期禹建立夏朝夏启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2070年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商周时期了解汉字的演变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2、六千多年前,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3、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4、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5、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6、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实行井田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一、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同”(一)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二)施行者:周武王、周成王(周公旦)(三)内容: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四)

2、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五)权利与义务1、权利:①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②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2、义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税和朝觐述职。(六)影响1、积极:西周前期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政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2、消极: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形成了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局面。二、宗法制(一)定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统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二)目的:加强

3、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三)施行办法:嫡长子继承制(四)特点1、认男不认女2、小宗必修服从大宗,等级森严3、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1、多山多岛的独特地理环境,形成狭小的城邦,公民容易直接参与城邦政治,追求民主权利。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是城邦的基本特点。2、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古希腊农业不发达,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阶层追求民主权力。-..公民: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人们开始使用牛耕地,并已经能够制造钢剑春秋末年《诗经》1、地位:

4、中国出现了第—部诗歌总集《诗经》。2、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4、风格:《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重农抑商”1、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他提出: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

5、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3、西汉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4、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而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战国时期“楚辞”1、体裁: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2.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3、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4、风格: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世界上最早的指

6、南仪器“司南”,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春秋时期孔子的儒学思想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3、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战国时期孟子的儒家思想1、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思想。2、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3、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认为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战国时期荀子的儒家思想1、主张统治者

7、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2、提出“君舟民水”的思想(民本)。3、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一)形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二)形成条件:1、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三)特点:1、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2、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