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语文阅读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运用

浅淡语文阅读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运用

ID:27962776

大小:6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浅淡语文阅读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运用_第1页
浅淡语文阅读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运用_第2页
浅淡语文阅读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运用_第3页
浅淡语文阅读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运用_第4页
浅淡语文阅读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淡语文阅读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淡语文阅读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有效运用吴慧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发与有效运用图片、文字、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具感染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一方面要精心选择与开发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资料性课程资源,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另一方面,也应把握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适当契机,将各类资源有效地融入教学环节中去;同时,还要把握好资料性课程资源运用的“度”。【关键词】阅读教学课程资源开发有效运用【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0-0046-0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

2、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木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指一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运用最为广泛,也是最易于准备和操作的往往是图片、文字、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这类资源就如同架设在教师和学生、学牛和文木之间的信息桥梁,以其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灵动的姿态,彰显着无穷的魅力和特殊的价值,使语文课堂充满了张力和感染力。然而,只有有效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才能使其成为语文课堂的点睛之笔。因此,教师一方面应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牛的年龄、心理等特点

3、,以提升学牛的阅读品质为宗旨,精心选择与开发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资料性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也应把握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适当契机,将各类资源有效地融入教学环节中去,从而引领学生深层次触碰文本灵魂。同时,要把握好资料性课程资源运用的“度”。-、精心筛选,精彩呈现。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会找到很多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有些课文资料不仅图文并茂,而且有丰富的动画、歌曲等影像资料。而一堂课的容量有限,没有那么多吋间来一一呈现全部的资料。因此选择什么内容和性质的资料在课堂中呈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选择上,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本身的

4、情况。只有那些为达成该课的教学目标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同时为该学段的学生年龄、身心特点所接受的资料,才是有效的教学资源。对于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资料性课程资源,教师应精心筛选,精彩呈现。1.视听资源的开发选用(1)图片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特征,特别是中低年段的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有些语言文字比较抽象,让学生凭空想象难度较大,此刻运用图片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教学《背篦》一文吋,文中的“蜿蜒”、“炊烟袅袅”、“田境”等词语,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小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在教学吋我首先用多媒体岀示了包括这些词在内的一组词语,让学生提出疑问。当学生普遍问到“蜿蜒”一

5、词吋,我就适时出示几幅表现河流、山脉蜿蜒盘旋的图片,边出示边对该词做出解释。这些图片将学生带入大自然广阔的天地,不仅帮助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了教学目标中预设须掌握的这一词汇。而且一下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为学生更准确地解读和把握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咅乐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塊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塊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口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阅读教学应通过凝聚着作者灵感和激情的文字,潜移默化地深入学生的情感和灵魂。而借助音乐叩响人类心灵

6、,触动人类灵魂的魔力,则可以更好地为解读文本服务。语文课文中有不少与咅乐家有关的课文。比如,《伯牙绝弦》、《月光曲》等,在这些课文的教学吋,运用音乐资源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当读到“凡是乡村里能听得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咅乐。・・”此刻,配上美妙的《春天交响曲》,以动人的咅乐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验到扬科沉浸在大自然的音乐中,是那么陶醉,那么快乐,不仅让学生对扬科痴迷于音乐的特质有了感性的认识,更让学生深切关注起扬科悲惨的命运。(1)视频阅读是通过作品的语言,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蕴和情趣。也就是

7、说,作品的语言是第一层面的,然后是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进而才是内在意蕴和情趣。教材中一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学生因受其认知和阅历的局限,会产生体验的隔膜。教学时运用形象的视频资源,可以启发学生更好地去体会和感知文本。比如,教学《观潮》一文时,在读到作者对潮来时壮观景象的描绘,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想象,把壮观的气势用朗读表现出来。当发现学生不能很好的用声音表现那样壮观的气势吋,再播放视频。通过比较,学生会为作者语言的准确性感到震惊。这样再来分析文本的表现手法,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1.文字资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