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62556
大小:63.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气相色谱法分析苯系物的相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气相色谱法分析苯系物的相关研究广州市贝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张俊轩摘要:苯系物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形式,前者是损害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后者同时损害人体的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废气中的苯系物含量是环境保护局监测工作的重点内容,我国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障生活安全,对废气中的苯系物含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气相色谱法是在长期的研究中总结出的一种比较完善的控制方法。木文从气相色谱法的定义入手,对气相色谱法分析废气物中的挥发性苯系物实验做了简单介绍。关键词:气相色谱法;定义;苯系物;挥发性;废气
2、人们通常所说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苯是一种浅黄色至透明的液体,有较浓的香气,不溶于水,可以和乙醇融合,容易挥发和燃烧,是许多有毒物质的重要组成元素。甲苯和二甲苯无色,有香气,具有挥发性,易溶、易燃的有毒物质。苯系物中毒的主要反映是头晕、头痛、恶心、没有力气、意识模糊等,严重者会昏迷甚至是当场死亡。因此,测定空气中的苯系物含量对人们的生活安全有重要的意义,气相色谱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测量苯系物含量的方法,结合工作经验首先介绍了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废气中的苯系物含量测定进行实验分析。
3、⑴一、气相色谱法原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减少空气与牛活用水中苯系物的含量是人们广泛专注的重点,色谱仪器应运而牛。色谱仪器是一种新型的分离仪器,主要分离对象是结构复杂的多组分混合物。其原理是对需要分离的物质亲和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离,亲和能力主要表现为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以及吸收能力等。气相色谱法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它可以将分配系数很接近的物质进行有效地分离。另外,气相色谱法还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它可以检测到一般方法检测不到的物质再进行分离。最后,气相色谱法分离速度很快,一个样木的分析最短可以在几分
4、钟之内完成,最长也只需要几十分钟。但是,气相色谱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很难准确地掌控被分离的组分。气相色谱法主要应用于石油和石油化工的分析、环境分析、食品分析、药物和临床分析以及公安系统和法庭分析等多个领域。二、气相色谱法分析废气中的挥发性苯系物测定废气中苯系物的含量对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本实验以工厂产生的废气为实验样本,运用气相色谱法对废气中苯系物的含量分析做了实验研究。(一)实验部分1、仪器与试剂仪器:GC900A气相色谱仪;检测器:FID;微量注射器:1μL;色谱柱(毛细管柱SE-30规格
5、-・30m×0・25mm×0.33μm);自动进样器;混标: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苯乙烯、邻二甲苯、异丙苯;溶剂:二硫化碳。活性炭采样管:长7mrn,外径4mm,内@5mm,装填两部分经过600°通碳处理60分钟的10/20目活性炭,吸收部分lOOmg,后补装50mg,采样管之间用2mm的氨基甲酸酯泡沫材料隔开,在活性炭采样管后面插入3mm同样成分的材料,在活性炭采样管的前面备置一团硅烷化玻璃猫,玻璃管两端需要用火燃烧进行封口。2、样品的采集与处理2.1样品的采
6、集活性炭采样管与采样器进行连接,采样管需垂直向上。采样流量为一分钟0.5L,采样时间为半小时到两小时,采样结束后采样管两端需封闭,在40C左右的低温环境下保存。2.2样品的处理对样品进行分析吋,采集管的前部分和后部分需分别转移到5mL容量瓶中,加入lmL二硫化碳。半小吋后进行样品分析。样品采集与分析样品的同一时间应该进行全程空白试验。3、分析条件柱温:50°C,持续8分钟,以5°C每分钟升至70°C;进样口温度:180°C,分流(10:1)进样;进样量:lμL;载气流速:2m
7、L每分钟;检测器温度:250°Co(-)试验结果与讨论1、分离效果用标准溶液配制浓度为2mg/L的苯系物混合样品,溶剂为二硫化碳。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四版)中规定柱温条件为65°C,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示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岀,苯系物分离结果不太理想。按照本实验气相色谱分析法,苯系物可以得到有效的分离,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整个过程的岀峰时间为十二分钟。图2柱温50°C(8min)——70°C,5°C/min苯系物色谱2、苯系物的工作曲线实验中用
8、质量浓度为1000mg/L的标准溶液,配置质量浓度为0.5、5、10、20、50、100mg/L的校准曲线,结果如表四)样品分析及加标冋收率本实验以工厂产生的废气为实验样本,进行相关实验处理后,在已经选择好的气相色谱条件下进行测量,对冋收率作测定分析,废气样品分析及加标冋收率如表3所示:结束语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空气中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苯乙烯、邻二甲苯、异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