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58622
大小:71.2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7
《联想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联想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在会计课堂教学中,运用联想教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思维能力、掌握思想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率。【关键词】会计教学联想法在《会计电算化》第三章第五节“账簿管理”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联查”一词,即总账系统除了能顺利地进行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的查询输出外,还提供了对基本会计账簿的查询输出,以及各种辅助核算账簿的查询输出,从而整个系统实现了总账一-明细账一一记账凭证的联查功能。从这一知识点让我想到了在会计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使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活动过程,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思维能力、掌握思想方法的活动过程,所
2、以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这种“联查”的方法也非常有用。于是,笔者尝试着让学牛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想象,尽量让学牛找到与之有联系的知识点,结果发现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学习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下面笔者谈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是怎样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什么是联想?会计教学,看似简单其实复杂,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否则,会计课就会变得索然无味。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创造力,联想在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于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
3、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联想又是打开回忆大门的金钥匙。会计事项的处理是在学生脑海里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刺激物”(即会计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会计事项的处理是对会计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考查,是对能力的考查,所以,在会计教学中进行联想教学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整体记忆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会计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会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以及复杂的会计概念体系;同时,还可以使会计专业课上得丰富多彩、活泼有趣,从而增强会计教学效果。其次,怎样展开联想进行会计教学?在会计教学中,采用联想式的教
4、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主体知识体系和弄清经济业务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灵活的、开放的联想、迁移和重组,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或说明新的问题,这便是联想式的教学方式。联想教学法按照英联想途径及思维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种。1.类比联想法类比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推论它们在其它方面也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迁移到另一对象的思维方法,乂称类比推理。类比联想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类比联想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是由某一事物引起的,对其类似特征的现象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
5、活动。类比联想作为一种指导性策略,在引导学生解决会计问题中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由于知识经验和抽象概括能力的不足,当面临一些与自身认知结构相偏离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一筹莫展,有时试图用纯演绎或纯归纳的方式去推理,也难以奏效,而抓住题给的一些必要信息进行类比,进行相似联想,在已知和未知之间迅速架起桥梁,形成解题之捷径。女口,在会计教学中,我们先认识了会计科目,在讲解账户时就有必要运用此法,让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巩和加深对会计科目的认识和账户的理解。概念、原理、物质客观属性(结构、性质等)Z间的类比联想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更有价值的是思路、观念或方法的类比联想能力的培养,在解决复杂会计问题时往往显示岀
6、独特的魅力。如在讲到利润分配账务处理时,可以类比联想到经济法学科屮对提取盈余公积的规定,经济法屮的公司法规定:当法定盈余公积累积达到注册资本的50%吋可不再提取,当法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这样一类比使学生很自然地掌握了两个知识点,且不生硬,因而重视这方面的类比联想能力的训练是很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当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相似而不相同时,先入为主的原有知识常常会干扰、掩盖或替代新知识,因定势而出现负迁移,这与认知结构屮原有的知识不稳定、不清晰有关。类比不当也是会计学习过程中因方法、思维定势而经常产生的一种负迁移,其特征是机械模仿、类推,
7、思路固化。例如,在讲原材料初始入账成本时,不能只记住运杂费计入采购成本,还要分清楚是运杂费还是运费,因为如果是运杂费则不需要计算进项增值税,而如果是运费则应该是运费的93%计入采购成本,而7%则计入进项增值税。上述貌似一致,实质相异的例子在教学中屡见不鲜,应引导学生“求同”与“寻异”并进,在充分运用相似联想揭示事物Z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的同时,强化对个性的认识,以掌握恰当类比的事实依据一一本质属性的相似,尽力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