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49363
大小:12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传文化与古代文物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文化与古代文物研究张 辛张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1982年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学士,1985年获历史学硕士,1990年获历史学博士。学术专长为:商周考古、古代物质文化研究、文物研究与鉴定、书画理论与鉴定。代表论著有:《中原地区东周陶器墓研究》(科学出版社,2002),《礼与礼器:古代礼器研究札记之一》(《考古学研究》〔五〕,科学出版社,2002),《说“左史”、“右史”》(《文献》第20辑,1984年)。今天的教室显然有点“浪费”(笑),但我还是习惯于听众少而精的讲座,因为我们考古系的学生本来就很少,而今天的人数已经超出了考古系的人数。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考虑
2、,如果今天我与法学家、经济学家一块来,情况恐怕就不同了。我也有幸与一些经济学家、法学家一起做讲座。经济学家现在是主角,他们主要是讲如何操纵钱,讲资本运作。那我讲什么呢?我讲如何操纵人,操纵人的思想,当然这不准确,准确地说,我主要讲文化,讲人文,讲如何提高人的素质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应该有所反思。经济这个庞然大物的无情运作,本身就是对人性的扼杀,这是必然的。所以当今世界上出现一个普遍性思想潮流,就是回归传统。有识之士都在呼唤传统。比方说,美国国会前年通过一个法律,把《圣经》正式列入中小学生的教科书。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这样做?这是在宣扬虚幻、迷信吗?不
3、是。它实际上是在宣扬善,(宗教本身就是善的,道德的)在强调人文,强调传统。若干年来,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对中国文化,对儒家,尤其对道家思想的关注,也是同一性质的问题。现在经济界的有识之士,在强调公平与法律原则的同时,特别注重道德秩序的建设,也是一样。因为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和资本运行。对人性的泯灭或摧残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日益严重。上述的一些现象实际是一种历史的反思,一种有必要、有价值的反思。回归传统,实质上就是呼唤人性,呼唤人文,呼唤道德。那么什么是传统?一言以蔽之,即古来之道,就是我们的祖先带领我们走过来的道路。此道由何而来,途径何处?虽然已被时间磨灭,但却是本然之存在。故古人
4、说:“虚而无形谓之道”。于是便产生多种说法,儒家、《易经》说“形而上者识之道”、“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家直接说道是宇宙之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于是“道”在后来便抽象、升华为规律、法则之谓。所以先哲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和探讨此“道”。其原因很简单,道是人类社会之由来。传统是社会发展之基础。孔子说“述而不作”正是由此引发,正是孔子历史反思的结果。今天重温孔子这句话,当有其非常重要的特殊意义。“述而不作”,意义很简明,述者,阐述,引述;作者,创作,发明。古来一无歧义,但这里的关键是述什么?孔子思想也明确和一贯,即述古,所谓古,在孔夫子这里,就是先王之礼,先王之制,先王之器
5、。此古难道不伟大,不高明?只有令人景之仰之,无可再造,不可复为。可以试想,《易》、《书》、《诗》等古代圣典,后人能作吗?仰韶彩陶、龙山黑陶、三代玉器、青铜器,后人能作吗?又谁敢放言,他写字超过钟、张、二王,他做诗超过李白、杜甫?谁如此发言,那他不是疯子便是傻子。而谁要硬作,那只能如荀子所讲:“人为之为伪”,只能是赝品。要知,特定的时代产生特定的产物,这是一条不争的历史规律。可见孔子所言,意义深刻,绝不是什么保守,这里彰显的只是对传统的重视。因此,对于传统,对于古文化、古文物我们只能去关照、理解、研究,去发掘信息,吸取营养,继往开来,发扬光大,而来不得半点历史虚无主义和狂妄自
6、大。我们只有识古述古,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有所作为,有所发明创造。没有述就不会有作,述是基础,述.---而后作才行,有了述,作才有本有源,作才顺理成章,才能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也才能完成我们的历史使命。现在有的人过于强调创新,这实际上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是背离的,我们北大的传统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述而不作”,我们现在缺乏的并不是创新意识,而恰恰是“述”。起码人文学科是这样。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创新,那结果必是为创新而创新,势必遗害无穷。我本人也搞点艺术,有人说我是诗人,说我是“学者型书法家”。诗文书画是中国典型的艺术,都很强调传统。我经常对人讲:如果你写诗、作字与古人一样,那难不
7、难呢?的确非常之难。但如果与古人不一样,那岂不太容易了吗!在座的诸位如果从未拿过毛笔,那写出字来,肯定与王羲之不一样。难道这是创新吗?(笑)。因此,述的作用实际非常重要。对于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则更重要。现在素质教育越来越被强调,为什么呢?这与长期以来西式教育的引进有关,这就是学科越分越细,什么东西都专业化。这对于理科、对于社会科学是可以的,但对人文科学都是弊大于利。我们知道,北大历史上有许多名教授,都是大师、大家,无一不是高素质的,如严复、蔡元培,再如冯友兰、朱光潜、王力,甚至经济学家陈岱孙,自然科学家丁文江、翁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