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视阈下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

中国书法视阈下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

ID:27939818

大小:7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书法视阈下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_第1页
中国书法视阈下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_第2页
中国书法视阈下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_第3页
中国书法视阈下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_第4页
中国书法视阈下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书法视阈下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书法视阈下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摘要:审美同情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审美方式的特有表现。二十世纪初西方出现审美主体间性转变,而审美同情在物我合一,间性交融的本体论层面的追求则体现了审美主体间性特质。中国书法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书者通过审美同情的方式对于被欣赏对象和创造对象情感的体验过程,是审美主体间性的活动。当代书法创作流于形式主义,出现审美主体间性的缺失现象。文章尝试从中国书法创作的视域下解析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并提出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对于当代书法创作的理论意义。关键词:审美主体间性;审美同情;书法

2、创作;当代书法中图分类号:J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148-02一、审美主体间性与审美同情西方的主体和主体性概念经历过两次转变,从希腊文hypokeimenon表示“基体”转变为拉丁文subiectum表示“一般主体”,从Subjectiat“一般主体性”转变为Subjektivitat“主体性”,自此主体性成为近代哲学的基本概念[1]。主体间性是相对于主体性而言的,它强调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世界万物不再是客体,而与人一样作为主体存在,有生命有思想,两者通过对话与倾听进行相互理解和

3、交流。根据杨春时《中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涉及识论、社会学和本体论三个领域。在认识论和社会学层面的主体间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本体论领域强调人与世界的关系[2]。主体间性进入本体论层面的探讨对当代美学打破近代主客二元模式产生了根本性意义。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并非僵死的而是有生命的客体,在对话过程中使审美主体产生感发,并对审美对象做出回应,两者因生命的机缘而融合为一体,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在此过程中,审美主体“人”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由主客对立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即审美主体间性。中国原始人类的生

4、命本体论是万物有灵论,这种原始的思维模式将人类的精神生命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之中,使其成为有生命有情感的人类“同胞”。“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就是‘同情同构’的关系,就是此中有我、我中有彼的‘物我不分’、‘物我同一’的关系”[3]。这种原始的万物有灵思维直指审美同情的内核,即情以物兴、物以情观。西方曾出现类似审美同情的“移情说”理论,其思想中包含着审美同情说,但“移情”是在主客二元模式下主体向客体“外射”情感,具有主体性特征,而审美同情是主客一元论下的同情同构,它体现了审美主体间性特质。审美同情如何体现审美主体间性特质的呢?本文

5、尝试从中国书法创作视域解析审美同情的审美主体间性。二、审美同情在书法创作过程中的审美主体间性表现书法是汉字艺术化处理的表现方式,中国汉字独特的象形性和表意性特点是书法产生的根源,汉字线条和结构的美学价值是古今书者在创作过程中表达情感的手段。书法的创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作准备与构思,是书者与自然物象交流领悟的过程;第二阶段是创作表现阶段,是书者与创作意象交融的过程,其中书法线条质感与书法线条分割的二维空间群是其表现阶段的重要载体。书法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书者通过审美同情的方式对于被欣赏对象和被创造对象的情感的体验过程

6、,是审美主体间性的活动。书法创作过程从观察生活物象开始,社会现象和自然万物是书者创作素材和灵感的来源,“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并且要“拟之者贵似,察之者尚精”,书者师法天地万物,透其形近而取其神,将主观生命情调与客观自然物象交融互渗。“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4]。孙过庭在《书谱》中强调观摩自然万物对于书法创作的启发,书者内心受到自然万物的感发,将自然万物抽象化为书法线条能表达的意象,透过笔墨把体味到的“自然之妙有”表达出来。书法创作准备阶段是自然万物感发

7、于我心内的累积过程,我用直觉与万物神遇之后达到神化境界,万物与我合二为一,直觉成为书者(主体)与万物(对象)融合的纽带与中介。“所谓直觉,就是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5]”直觉是主体以自身精神生命设身处地体验对象的精神生命而达到共鸣,书者作为审美主体摆脱了采取简单的把自然物象当作创作素材的工具性态度,取而代之的是对作为审美对象的物象的尊重、理解、交流。西方的“直觉”即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同情。宗白华在探讨艺术感觉发生时指出“艺术的生活就是同情的生活”[6]

8、,审美同情和直觉一样是艺术感觉产生的方法,是主客体交流的途径。书者在创作准备阶段若“拟不能似,察不能精”,则无法进入到高层次的创作构思阶段。在进入创作构思时最重要的是将所悟之象转化成书法笔墨能够表达的意象储存于心中。孙过庭曾在《书谱》中提到“五合”:“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