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31827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浅论乐舞《霓裳羽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乐舞《霓裳羽衣》[摘要]《霓裳羽衣》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乐舞作品,其历史与现实影响深远。在许多对往昔开元、天宝盛世进行回顾的诗歌与小说中,将此舞的创作与首演归到了杨贵妃的身上。乐舞《霓裳羽衣》属于法曲,其主要特点是在它的曲调和所用乐器方面,接近汉族的淸乐系统。[关键词]乐舞《霓裳羽衣》舞蹈一、乐舞《霓裳羽衣》来由探析1、创作时代背景本文对玄宗时道调法曲《霓裳羽衣》的来历,试做简要的梳理和分析。在社会政治、经济方面。唐朝前、中期,对外开拓疆土,威震四方:对内实施相对安定、统一的政策。政策的开放与交通
2、的发达,不仅带来了繁荣的贸易,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乐舞以及多种宗教。在文化、生活方面,唐代社会上层与下层、南方与北方、中原与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都达到了充分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新的审美风格。在这大交流时期,异国的乐舞艺术被大量引进、吸收和创新。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艺术,离不开这个时代的文化氛围。此外,唐代是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的时期,道教作为国教,对唐代的乐舞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代道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唐代乐舞艺术的繁盛,与统治者在文化政策上的措施与倡导也是密不可分的。陈嘏《霓裳羽衣曲赋
3、》“我玄宗心崇至道,化叶无为,制神仙之妙曲,作歌舞之新规。”唐玄宗是个热爱乐舞艺术、通乐舞、精乐律并且信奉道教的皇帝,他作有很多以仙、道故事为题材的曲子,如《凌波仙》、《紫云回》、《龙池乐》、《得宝子》0目前。大多学者认为《霓裳羽衣》曲的散序部分是玄宗所作。2、舞蹈的来历《霓裳羽衣》的深负盛名,很大程度上与杨贵妃擅演此舞有关: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史》:“贵纪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冬雪飘瓢锦袍暖,春风荡漾霓裳翻。”于是在许多对往昔开元、天宝盛世进行回顾的诗歌与小说屮,将此舞的创作与首演归到了杨贵
4、妃的身上。后人在小说、诗歌、戏曲中刻画杨贵妃这一人物形象时,多提及杨贵妃从月宫巾学得此乐舞。并改编后舞于“翠盘”之上。但《霓裳羽衣》舞的真正作者是否就是杨贵妃,至今仍是个谜,有待进一步考证。关于此乐舞的生成问题,众多记载都将这一完美的作品归为月宫中所得。给予了它一个不同凡响的身世。仿佛唯有使人相信此作品是即兴而作、是奇迹般的一挥而就时,才生出圆满的效果。后世众多的诗歌、小说也都助长了这种幻觉,把创作开始时那种肓目抓取的纷乱、留神倾听的梦幻等因素引入神话中,使观众和听者陷入如幻的心境。二、屮国古典舞《
5、霓裳羽衣》乐舞《霓裳羽衣》属于法曲。其主要特点是在它的曲调和所用乐器方面,接近汉族的淸乐系统。“月闻仙曲调,霓作舞衣裳”、“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此曲表达的正是与“月”相一致的清新、淡雅之美。起先,此曲“长衰若缓而若急,雅音或断而或连。想奏禁城之里,如闻玉皇之前。”音乐变化无常,曲调起伏宛转,祟尚的是一种飘逸、含蓄、朦胧之美。从“屮序”开始有拍,“迎拍动容”,随着节拍的幵始,加入了舞蹈部分。其中“想其奏也,示安宁、尚敦朴,明乐之雅正。辨乐之清浊”节奏缓慢,曲调自然、平和。从“破”开始节奏
6、加快,但“急歌和气而韵长……听之而雅正,斯在闻之而奸邪不生”,乐曲急而不乱。曲调极力模仿着想象中的神仙之曲。乐舞所表现的主题与意境正是与“月宫”有关。“玉树长飘云外曲,霓裳闲舞月屮歌。”此乐舞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乐曲在空际回荡,仙子在瑶台曼舞这样一种祌幻的意境。表现的是人们对女性的和谐、宁静之美的向往。月中的世界幽静、安宁和朦胧,同时也象征着“永生不老”,这也正是人们对其迷恋之处。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杨贵妃在木兰殿所表演的为独舞形式。具有“方知回雪流风,可以回天转地”的气势和感染力。其侍
7、女张云容表演时“罗袖动香香不己。红奠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表现的是较为轻柔、宛转的风格。其中,“回雪”与“流风”、“秋烟里”与“乍摇风”、“回雪轻”与“游龙惊”一一对应。都在强调一种动、静的变化与对比。身着轻逸舞衣的舞者有如雪花飞落一样轻轻地转旋着,屮序时此舞的旋转并不是很激烈,转势的角度也不会很大。这种小动势给观众以温良、仁爱的印象,体现了“仙子”在“瑶台”飞舞的意境。紧随其后“舞风”的突然一转。乂给人带来“顿挫”之美。“嫩柳池边初拂水”、“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据时云欲生”都
8、是体现女性柔婉的动作。“拂”、“柳”、“云”这三个字形象地描绘出舞蹈动作飘逸的特点。表演此舞不仅注重舞台调度与四肢、躯干的表现能力,还充分运用身体细微部分的表现,例如眼神的巧妙运用。顾恺之认为,眼睛是传“神”之关键所在,是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的最集屮表现。用眼睛来传情达意。会达到“传祌”的效果。舞者“千回赴节填词处,娇眼如波入鬓流”、“晒盼”,就巧妙地运用了眼神来增强舞蹈对观众的感染力,使表演更具美感。令人观后回味无穷。“翔莺舞了却收翅,嗅鹤曲终长引声”。最后,舞蹈在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