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胰腺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浅析胰腺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ID:27931794

大小:7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浅析胰腺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_第1页
浅析胰腺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_第2页
浅析胰腺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胰腺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胰腺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徐艳江苏省灌云县人民医院MRI室江苏连云港222200作者简介:徐艳,女,196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木科学历(研究生在读),学士学位,现任灌云县人民医院磁共振室(MRI)主任、副主任医师。近年来,她结合工作实践,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表现》及《数字透视下多轴位转动适时点片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等论文10余篇。2013年9月,她首创MRI室,填补了该院缺少超大型医疗设备的空白。【摘要】目的:从胰腺海绵状血

2、管瘤的个性案例出发,提醒影像学同行,在相关影像学检查山现相应征象后,应高度关注胰腺海绵状血管瘤。方法:在常规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B超、CT及MRI检查。MRI检查主要采取平扫加增强检查法。结论:胰腺海绵状血管瘤虽临床上I•分罕见,但B超、CT及MRI检查均能不同程度地反映一些较为特异性的改变。若MRI平扫发现胰腺行径区巨大块状影,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流空血管呈蜿蜒样强化,则应考虑胰腺海绵状血管瘤。【关键词】胰腺;海绵状血管瘤;MR影像诊断【中图分类号】R3224+91【文献标识码】B【文章

3、编号】16748999(2013)12025402血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分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四类①。好发于头颈部、手足及肝脏等实质性脏器,而发生于胰腺的海绵状血管瘤则十分罕见。笔者在上海某医院进修期间,曾见到一例典型的胰腺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现将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尤其MRI表现综合整理归纳如下,与同行们分享。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女性,56岁,以上腹部反复不适伴腰痛就诊。患者左侧肾脏缺如(术后,具体原因不详)。査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偶有瘙痒感。腹部平软,上腹部似触到包块,但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

4、血、尿、粪常规、血、尿淀粉酶、血糖,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均在正常范围。12检查方法:在常规体检及实验室检査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B超、CT及MRI检查。MRI检查主要采取平扫加增强检查法。MRI检查设备采用GE15T腹部8通道表面线圈,行快速自旋冋波序列T1WI、T2W1。增强则采用高压注射器,以2ml/s的流速闭注入钆噴酸葡胺对比剂注射液,剂量为0lmmol/kg(02ml/kg),分别于注射后20s、70s、140s行三期扫描[2]。2结果21B超检查示胰腺不均匀强冋声区。22CT检查示胰腺行经区不均匀蜂窝样低密度影。23MR

5、I平扫检查表现为胰腺正常结构消失,沿着胰腺行径区见巨大块状影,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巨大块影内见人量流空血管影。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流空血管呈蜿蜒样强化。脾静脉胰头段显示扩张,远端未显示。肝门、食道及脾门区见大量扨曲成团的血管影。门静脉主支及左右分支扩张,周围亦见有大量扭曲血管。综合上述征象,考虑为胰腺海绵状血管瘤,侵犯肝门区,门脉高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3讨论31胰腺海绵状血管瘤是非常罕见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很少恶变。因胰腺的解剖位置较为隐蔽,故当肿瘤较小时,可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当肿瘤增大吋,常压迫周围胆道及门静脉系统,引

6、起梗阻性黄疤及门静脉海绵样变性③。巨大胰腺海绵状血管瘤易出血导致患者出现急腹症症状,发现及治疗不及时,则预后较差。32从0前报道的胰腺海绵状血管瘤分析,该类血管瘤多以女性多见,临床上常无特征性表现或以上腹部不适就诊,体检吋偶可于上腹部触及包块。B超仅见胰腺区冋声不均匀。CT扫描可见病变区呈低密度改变,增强不均匀强化。MRI平扫吋,若瘤体较小,则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境界尚清,增强后强化不明显。若瘤体巨大,则表现为胰腺走形尚存,但正常结构消失,腺体明显肿胀。沿着胰腺行径区见异常信号,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其内见大量流空血

7、管影。增强后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流空血管呈蜿蜒样强化改变。因瘤体较大,以致周围组织及器官受到挤压,甚至移位。如:脾静脉远端不显示,胰头段显示明显扩张;肝门、食道下段及脾门区见大量血管扭曲成团;门静脉主支及左右分支扩张,周围见大量扭曲血管,表现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征象。33尽管胰腺海绵状血管瘤较为罕见,临床特征不典型,B超、CT及MRI影像学表现也无特征性,但是临床上在诊断胰腺占位性病变时,不应忽视海绵状血管瘤的存在。34本患者左肾缺如,笔者联想到vonHippelLindau病(多器官包括胰腺、肾脏、肾上腺、视网膜等肿瘤及囊肿病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8、与考证。图1T2WI等高信号,其中见大量流空血管影。图2T1WI等低信号。图35系三期增强不均匀强化表现图6增强冠状位示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