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31179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张军学摘要: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丰富语文活动,加强多样的心理健康引导;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做学生的知心好友,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课堂意识渗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年轻一代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的急剧变化。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提出那么多的期望与要求,他们承受着无比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迫在眉睫。虽然现
2、在许多中学己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己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牛.需要,笔者认为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过程之中。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一、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语文的这个学科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熏陶,提
3、升学牛.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首先,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他们感受到各种美好的道德情感,升华他们的道德价值取向。教学《孟子二章》、《岳阳楼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课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牛.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美好道德情感。学生在阅读、体会、感悟的过程中,孟子的“舍生取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的“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滋养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升华了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4、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与渗透。其次,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人文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强调教育平等化、民主化、个性化,充分弘扬学生个性。在教学中,我针对语文学科特点,把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采取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与苏他冋学交流。教育他们遇到争议吋,既要据理力争,又要掌握语言分寸;既要各抒己见,又要集思广益。教会学生S标分享,信任别人和做人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人合作,又学会了关心、鼓励他人0为他们今后在生活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打下坚定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给
5、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关爱和信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增强自信心,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二、丰富语文活动,加强多样的心理健康引导可以开展朗诵、辩论、答记者问、即席采访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凸现学生的自我意识,锻炼他们的能力,诱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展示他们的自我价值,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获得自信。也可以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小品、相声、舞蹈、课本剧等,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还可以组织学生熟读、背诵名言警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
6、受。事实证明,这些活动不但能使学生学语文的热情高涨,而II能冇效提高他们的综合心理素质。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做学生的知心好友,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受其教”,只有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才能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乐于学,勤于学”。而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己有了所谓的“成人感”,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生兴趣,开始关注自己的变化和感受,也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观察和评价。但是,这种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观察和评价的心理特征,极易导致猜疑心理。如一些冋学往往自我封锁,把日记作为表露真情实感的“发泄”对象,在日记
7、中记述自己的快乐、痛苦、烦恼和欲望。针对此种情况,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我专门为每位同学设计了“谈心簿”,学生有何问题或看法都可以“发泄”在“谈心簿”上,和老师沟通,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学生逐渐信任老师,乐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告诉老师,并诚恳地向老师寻求帮助,及时解决心灵上的闲惑和成长的烦恼。师生间的距离近了,关系融洽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很好地交汇在了一起。综上所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利用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奋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接
8、受人生观、道德观、理想前途观、生死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知识水平的同吋,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及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逐渐完善,成熟起来。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意义是何等的深远。参考文献:[1】袁昌兵《中国科技信息》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